【基金講堂】盤點通膨避險資產今年表現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今年高通膨環境下,通膨避險資產中僅原物料表現較好。(翻攝BP臉書)
今年高通膨環境下,通膨避險資產中僅原物料表現較好。(翻攝BP臉書)
2021年下半年起,全球通膨升溫,至今年7月底,美國通膨率8.5%、英國8.8%、歐元區8.9%。
高通膨環境中,過去被認為有通膨避險效果的資產,實際表現如何?從上表可看出原物料表現最好,今年來上漲超過20%,代表標的DBC持有14種主要原物料期貨,其中以能源為主力,占投資組合約6成,升高的能源價格,帶動了DBC的表現。

殖利率上揚 債券價下跌

抗通膨公債有2支代表標的,分別是iShares發行的TIP與Vanguard發行的VTIP。二者差別在於TIP投資整體抗通膨債券市場,即同時囊括短期、中期與長期抗通膨債;VTIP則只投資短期抗通膨債。
抗通膨公債的配息與未來要還給投資人的本金,都會隨著當地的通膨調整。那既然美國出現8%以上的高通膨,為何抗通膨公債反而虧損呢?因為抗通膨公債的表現會受到二因素影響:一是通膨、二是實質利率。
美國今年實質利率明顯上揚。5年期抗通膨 公債 殖利率從年初的負1.6%,到9月9日爬升到0.9%;同期間30年期抗通膨公債殖利率從負0.4%升高到1.1%。殖利率上升會造成債券價格下跌,由於殖利率改變造成的債券下跌,超過了通膨的影響,才造成今年通膨升溫、抗通膨公債卻下跌的狀況。
中長期債券利率風險較高,投資整體抗通膨公債的TIP下跌幅度,明顯比只投資短期抗通膨公債的VTIP大。其實以VTIP今年不到負2%的損失,用在投資組合可明顯降低虧損。
黃金今年也下跌。其主要用途是在市場恐慌時,提供保值效果,但面對短期通膨升溫,未必有明顯防禦作用。
至於加密貨幣,過去被認為因為發行數量有限,所以可以抵抗通膨,然而,單一加密貨幣的確可能有抑制發行量的機制,但就整個加密貨幣市場來說,發行量也是沒有限制的。盤點上述4個資產類別,加密貨幣損失最慘,比特幣今年來下跌超過50%。
通膨突然升溫,對股債市同時造成負面影響,但長期來說,股票資產有機會帶來高於同期通膨的實質報酬。也因此,只有投資人很不樂見像今年因通膨升溫、造成股債齊跌的狀況,想在高通膨時仍有表現可能還不錯的部位時,才需要將通膨避險資產加入組合。

綠角小檔案

財經作家,著有《綠角的基金八堂課》、《綠角教你前進美國券商》等書。自2006年起在「綠角財經筆記」部落格記錄自己的投資心得與看法,是台灣低成本指數化投資的倡議者。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