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形容,台東都蘭是座磁場特異之境,當地有許多耐人尋味的傳聞,其中還有我很好奇的「在葡萄酒界盛傳的超好喝『糯米酒』傳說」,他們指的正是阿美族人許震詮和高莎莎夫妻檔,向伊娜(Ina,部落的女性長輩)學習以古法釀成的糯米酒。
葡萄酒界盛傳的糯米酒傳說 原來出自台東都蘭阿美族部落的「出力釀」

秋季的都蘭部落沒有那麼熾熱了,午後大雨打濕園子裡的大葉田香、大風草、雞母珠等發酵植物。「出力釀製酒」創辦人許震詮才剛結束忙碌的釀酒工作,這些植物陪伴他在夏季製成酒麴,用來釀成的「出力釀糯米酒」已經發酵到最美狀態,乳白渾厚的酒液又野又甜,是專屬山海的部落風味。


「釀酒是神祕的事情,還要唱歌給它聽。」許震詮說,伊娜們從採集到製麴都會用族語唱歌,歌單包括金曲歌手舒米恩在電影配樂中唱著的「歡樂飲酒歌」和更多難以考據的古謠,「不唱的話就沒那麼好喝。」不只一位阿美族人這麼說。


傳說和科學這二條軸線交會在「出力釀製酒」,「想把製酒技術工藝化和穩定產量,申請酒牌是一條必走的路。」經由許震詮的努力,這裡在2020年成為東海岸第一家取得製酒許可證的釀酒廠。有了標準製程的助力,全世界第一個糯米酒混葡萄酒的混釀計畫「牽手酒」,就被吸引來此展開跨界實驗。


預計今年11月發表的「Malikuda牽手酒陶甕版2022」,大膽地把都蘭糯米酒、台灣蜜紅葡萄、紐西蘭Kindeli葡萄酒及金色三麥的麥汁加一起發酵,然後放置在遠洋而來的喬治亞共和國陶甕裡醞釀風味。我跟著許震詮桶邊試飲,調混的果香及旨味融合,綻放成蜂蜜般的香甜感,風味是意料之外的驚喜。


計畫發起人、葡萄酒作家林裕森說:「混釀實驗就像策展。」有如酒標上的「牽手」,象徵釀酒原料的跨界與異文化的融合。除了傳統、實驗型酒款之外,許震詮還把葡萄酒釀剩的果渣加入龍眼蜂蜜再次發酵,這款「阿米斯牽手皮給酒」酒色螢光粉紫,氣泡活潑,還因為頌揚飲食永續精神顯得時髦。


出力釀製酒
- 地址:台東縣東河鄉都蘭村61號(新東糖廠內)
- 電話: 0925-355-510
- 臉書搜尋:出力釀製酒
- 備註:參觀需預約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