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強酸廢液汙染逾3萬公頃 官員輕縱環保蟑螂釀巨災

mm-logo會員專區時事
中港溪遭有毒強酸廢液汙染(虛線處),空拍畫面怵目驚心,環保稽查報告卻草草了事,是否有人涉及包庇,有待檢方進一步調查。
中港溪遭有毒強酸廢液汙染(虛線處),空拍畫面怵目驚心,環保稽查報告卻草草了事,是否有人涉及包庇,有待檢方進一步調查。
專營回收工業強酸廢液的芫吉公司為謀取暴利,長期在桃園、苗栗、台中3縣市的公墓或露營區溪畔偷倒強酸廢液,導致河床生態、灌溉用地及地下水源遭破壞,汙染面積超過3萬公頃。本刊調查,芫吉利用紙上公司做假交易,以低價將回收的廢液賤售包商棄置,再跟地主、仲介業者及卡車司機勾串,大賺處理費;儘管早有民眾檢舉,但地方環保官員卻視而不見,稽查報告敷衍了事,台中檢警徒步溯溪查察,驚見中港溪3公里河床遭強酸染紅,雖扣押業者財產,但估計恢復原貌需20億元,恐由全民買單。
3月31日,台中地檢署偵結黑心環保業者芫吉公司跨縣市在台中清水、大里、桃園新屋及苗栗三灣等處,以一條龍手法整合運輸公司、司機、地主或土地管理人,長期傾倒1萬3,000多公噸有毒強酸廢液案,查出業者謀取不法利益8,300萬元,嚴重汙染土壤及河川,估計需花20億元才能恢復原貌,檢方除依《廢棄物清理法》等罪起訴負責人林韋吉等11人,且因全案早有民眾檢舉溪流遭染紅,地方官員卻視若無睹,將擴大追查是否另有官員涉嫌包庇。
芫吉公司負責人林韋吉惡意傾倒工業廢液謀取暴利,涉嫌違反《廢棄物清理法》遭收押。

河床遭汙染 轉紅飄酸臭

本刊調查,芫吉公司素行不良,簡直就是環保蟑螂,犯行至少從2020年10月開始。承辦檢察官陳祥薇為揪出公害源頭,穿著雨鞋帶領員警前往汙染最嚴重的苗栗三灣鄉中港溪一路溯溪而上,發現溪床遭染紅長達3公里,放眼望去,溪底、河床石頭都紅通通一片,強酸臭味撲鼻,一看就知遭有毒重金屬汙染,檢方除鎖定有毒物的原始棄置地點及犯案手法,更發現當地河川連一尾魚蝦都沒有,生態已遭嚴重破壞。
專案小組調閱卷證發現,早有民眾向當地主管機關檢舉溪流遭人傾倒有毒物,環保單位派人勘查後,稽查報告提及河川上游處查無工廠違規排放廢棄物,但對河床紅通通一片遭汙染一事卻提不出合理解釋,僅簡單交代即草草結案,明顯視而不見。
芫吉公司在溪畔傾倒有毒酸液,導致下游河川遭汙染,河床一片紅通通,魚蝦也全死光。
更扯的是,芫吉另派人在台中大里某公墓一處溪畔傾倒強酸廢液,同樣有熱心民眾見大型儲油車輛密集在河川地周遭出入,懷疑有人在此傾倒有毒物而提出檢舉,當地環保單位派人了解後,稽查報告居然僅寫油罐車漏油便告結案,由於相關環保官員涉嫌縱放明顯,是否另有官員或公務員包庇不法?將進一步擴大追查。

雙手泡廢液 強辯合程序

本刊調查,全案是台中檢方去年10月透過環保聯合稽查小組通報平台得知,台中市清水區有工地遭不法開挖面積約1,000坪的大型坑洞,被倒入不明強酸液體,並準備用土方覆蓋,檢方立即指揮警方到場抓人,當場逮到司機、車主及地主3人,並查扣挖土機、槽車及手機等物,將3嫌分別聲押獲准及交保。
台中地檢署接獲民眾檢舉有人惡意傾倒廢液,旋即指派檢察官陳祥薇(右1)指揮警方率隊溯溪追查元凶。
檢警緊鑼密鼓查案,3嫌陸續被突破心防供出實情,專案小組鎖定幕後指使者,是來自桃園市觀音區的芫吉公司負責人林韋吉,去年12月大動作搜索芫吉公司時,業者顯然有備而來,不但提出檢驗報告強調廢液經再利用程序後均達合格標準,對人體沒有腐蝕性,對環境也不會造成破壞,甚至當場將雙手直接放進廢液的儲存槽,試圖證明所言不假。
面對業者狡辯,檢警在河床附近採樣,驗出土壤及水源含有超標重金屬,對人體、植物或生態明顯有害,下游農田灌溉用水恐怕也遭汙染。專案小組另根據涉案司機說法及疑犯手機通聯內容,指向林韋吉與居間幫忙找土地及司機的施姓包商涉嫌重大,旋即將2人聲押禁見獲准。
芫吉公司以一條龍方式整合運輸公司、司機及地主,再挖洞倒入廢液,檢警發動搜索,當場逮人。

作帳假交易 矇騙環保署

為避免生態遭破壞,環保署對於強酸廢液處理訂有一套再利用機制,規定回收業者必須依程序層層加工,混入大量鐵礦砂、鹽酸或雙氧水,以製成無毒的氯化鐵、氯化鈣及淤泥。
環保署更要求業者提供曳引車輛載運廢液的過磅單,以追蹤有毒物流向,業者還需逐筆申報經再利用程序產出的氯化鈣等物銷往何處,與加工製程所耗費的鐵礦砂或雙氧水等數量和購買憑證,確保有毒廢液不被任意傾倒、處理。
芫吉公司(圖)位在桃園觀音,廠內設有10個儲存槽,負責工業強酸廢液再利用,卻偷偷傾倒在溪畔。(翻攝GoogleMaps)
然而,專案小組查出,林韋吉為了瞞天過海,竟利用人頭開立多家公司進行循環交易作假帳,不僅在過磅單動手腳,以廢液加工後再利用的轉售名義,半路偷偷將廢液委由包商載去溪畔傾倒,並在帳目上的銷售細目作假,環保署全被蒙在鼓裡,幸好被檢警識破。
更誇張的是,林韋吉甚至未依環保署制訂的再利用程序規定,添加鐵礦砂等物至廢液,僅依電腦推估出比例,向環保署申報使用多少鐵礦砂等物,讓審查機制流於形式,由於這部分涉及違反《商業會計法》,檢方已經另行分案擴大調查。
芫吉公司透過掮客雇用怪手在特定土地開挖多個大型坑洞,再將廢液惡意傾倒,嚴重破壞生態。
此外,專案小組發現,林韋吉以每公噸4,200元再利用處理費向上游電子工廠報價,載走強酸廢液後,實際上卻未依程序處理,即轉手以每公噸1,800元賣給施姓包商處理,賺取中間鉅額價差。
該名包商為了牟利,再以每趟車4萬元代價,透過貨運曳引車行老闆找司機載至指定地點棄置,層層剝削下,司機深知是非法傾倒廢棄物,仍冒著被抓的風險,半夜摸黑開車棄置有毒物至指定地點,每趟僅從車行老闆手中領到5,000元,至於配合提供土地的地主或管理人,則收取每車廢液2萬元現金。
檢警發現不肖集團在溪畔圈地,架起圍籬掩人耳目,再開挖坑洞(圖),伺機利用暗管將廢液強排入坑洞,汙染地下水。
檢警還查出,緊鄰中港溪畔的拾玖k露營區業者竟和這群人勾結,地主兒子見有利可圖,居然暗中出資50萬元合夥買曳引車,准許對方在營區另一側挖洞、違法傾倒有毒廢液,並向施姓包商收取每車廢液1萬2,000元費用,來此享受大自然風光的露營客均渾然不知。
苗栗三灣拾玖k露營區(圖)驚傳遭惡意傾倒有毒廢液在另一側土地,地主兒子淪共犯被起訴。(翻攝三灣拾玖k露營區臉書)

復原代價高 恐全民買單

遭踢爆對生態釀成巨災的芫吉公司,成立於2007年,主要業務為回收廢酸洗液,每月回收再利用最大量達3,500公噸,標榜環保及服務人群為己任,如今看來格外諷刺;尤其芫吉早在2016年就涉及一宗廢酸洗液汙染案,當時將高雄市林園濕地公園的潟湖染成黃紅色,導致大量魚類、倒立水母死亡,造成生態浩劫,時任掛名負責人遭判刑1年5月,緩刑確定,如今橫跨3縣市濫倒廢液,手法更為惡劣,顯然沒有悔過之意。
檢方第一時間雖查扣業者名下5,000多萬元資產,但與環境復原費用相比僅是九牛一毛,恐須由全民買單;此外,環保稽查制度如何避免流於形式?也有待環保單位檢討,才能避免類似案例一再發生。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