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今年1月為例,刑事警察局宣布破獲3起跨國毒品走私案,嫌犯利用國際郵包,以吸塵器、鋼瓶、衣物等品項,夾藏大麻、K他命等毒品,企圖闖關進入台灣,這些毒郵包的發貨地通通都是德國。
烏俄戰爭(圖)後,國際航線改變,德國竄起成為歐洲毒品輸台最大國。(達志影像)一名資深緝毒警官指出,過去從歐洲空運走私來台的毒品,以荷蘭、比利時占多數,但去年4月起,來自德國的毒郵包突然增加。
該名警官分析,這與去年初開打的烏俄戰爭脫不了關係,因飛越烏克蘭、俄羅斯空域的航班大亂,物流系統也重新洗牌,德國是歐洲最大經濟體,空運物流量激增,但地勤及安檢人員卻未隨之增加,安檢無法落實,所以被販毒集團相中,成為走私的新管道。
去年4月開始,德國(圖)突然竄起,成為歐洲毒品走私來台數量最多的國家。(東方IC)另一方面,德國緊鄰荷蘭、比利時,3國間的交通便利、進出方便,若某國政府嚴打毒品,販毒集團可立即撤到管制較鬆的國家,繼續販毒,以打帶跑方式因應各國緝毒的力道。
此外,德國等歐洲國家,對於K他命、大麻的管制相對寬鬆,不像亞洲國家嚴打嚴查,不少歐洲國家對這2種毒品都已除罪化,甚至歸類於管制藥品,允許少量持有;就算被判成罪,也非重罪,所以海關多半不會仔細查驗,形成漏洞。
「歐洲當藥品,我們當毒品,心態當然不一樣。」另一名刑事局緝毒外勤隊警官說,K他命、大麻近期以毒郵包模式襲擾台灣,與國情不同有關。
販毒集團將K他命藏在鋼瓶內,從德國寄到台灣,被警方查獲。(警方提供)該名警官告訴本刊,目前在台流通的K他命,多數來自歐洲,因為包括德國、義大利、法國、英國、比利時等國,都已將施用、少量持有K他命除罪化;荷蘭雖有行政管制、罰鍰規定,但須2年內遭行政處罰2次以上,才構成刑事犯罪。
至於大麻,在歐洲不少國家也可合法吸食,雖有管制,不能隨意走私販售,但若是「少量」,司法機關多半不會主動查辦。不過,少量到底是多少?無人知曉,也沒有固定標準,很多國家的警方認為績效不高,懶得查,也讓不少台灣的販毒集團大膽寄生歐洲,伺機運毒回台謀利。
大批K他命被藏在吸塵器裡,透過空運走私入台,衝擊治安。(警方提供)雖然大麻及K他命在歐洲部分國家不算毒品,但危害性不容小覷,因此在台灣仍被列為二級、三級毒品,運輸、販售的刑責很高。
本刊調查,大麻是一種中樞神經迷幻劑,吸食後會心跳加快、產生幻覺,常引發公安事故,長期吸食還會產生記憶及認知能力減退、焦慮、免疫力降低、憂鬱、不孕等症狀,罹癌機率也會提高,此外,懷孕婦女吸食大麻還常造成早產。
內政部長林右昌(右)、警政署長黃明昭(左)對國際毒郵包案十分重視,下令嚴打。至於K他命則是一種中樞神經抑制劑,吸食後會有心跳加快、血壓上升、肌肉痙攣、震顫等症狀,影響感覺、協調及判斷力可長達24小時,導致學習及記憶力受損,並產生幻覺、意識模糊、噁心、嘔吐、視覺模糊、失憶、失去平衡等症狀,還易罹患膀胱炎,產生頻尿、尿急、小便疼痛、血尿等。
販毒集團從德國寄毒郵包來台,警方獲報後,逮捕在台收貨的黑幫成員。(警方提供)刑事局調查,台灣的販毒集團幕後多半有幫派撐腰,包括天道盟、竹聯幫及部分地方角頭,目前採逐案管制,但因有幫派介入,在上、中、下游製造斷點,造成查緝困難,以及部分毒販藏身海外,利用微信或其他通訊軟體與台灣的窗口接洽聯繫,不易掌控。
資深緝毒警官告訴本刊,透過空運走私毒品,量雖然不多,但是速度快,散貨容易,已成為運毒的新模式。販毒集團分散在歐洲不同國家,某國可能只是其中一個轉運站,真正製毒、藏毒、寄毒的地點另有他國,因為這麼做可製造斷點,躲避當地司法機關查緝。
刑事警察局今年1月宣布偵破3起跨國毒品走私案,發貨地皆是德國。(劉文淵攝)該名警官透露,台灣政府偵辦空運毒品走私案,一般是由關務署攔檢後,通知刑事局毒品查緝中心受理,再交由刑事局外勤大隊、警政署保三總隊、航警局等單位偵辦;至於攔檢失敗的黑數有多少?難以判斷,但毒品闖關的數量,絕對比查緝到的多很多。
根據關務署近1年半統計,台灣海關查獲從歐洲空運來台的毒品,以德國約80公斤最多,其中K他命約77公斤、其他毒品約3公斤,比第二名比利時約46公斤高出很多,而且幾乎都是在烏俄戰爭後查獲。
本刊調查,台灣查緝國際毒郵包的工作,原本全由調查局負責,不過,新冠肺炎疫情後,空運的貨物量大增,調查局人力無法負荷,從前年9月起刑事警察局也投入查緝。
目前中華郵政系統的毒品郵包,統一由刑事局偵辦,其他國際快遞物流,例如DHL、FEDEX的毒品案,則由調查局管控。刑事局解釋,郵包、快遞寄送方式及規定不同,郵包須在30公斤以下,重量輕的還可用信封寄送,報稅、報關程序相對簡單,但快遞必須完整報稅、報關。
根據統計,刑事局前年9月接辦,到今年1月為止,1年半的時間,共接獲關務署通報160件毒郵包,發貨地來自歐洲的61件,占總件數的38%,毒品種類以K他命為主;排名第二的是北美洲的56件,占總件數35%,毒品種類則以大麻、大麻再製品居多。
刑事局發現,販毒集團常將K他命藏在衣物紙盒的瓦楞板,或用咖啡包、平信或鋼瓶等方式夾藏;大麻多半夾藏在平信、玩具、食品中,警方過去就曾在一封平信內,查獲上百顆大麻種籽;至於一級毒品海洛因,多半用食品包裝袋夾藏,從外觀很難發現。
三級毒品K他命常夾藏在咖啡包內,掩人耳目。(警方提供)除了販毒集團十分狡猾,不易查緝,台灣駐歐洲的警察聯絡官不足,也是很大的問題。目前台灣駐歐的警察聯絡官僅有一人,平日派駐荷蘭,負責範圍卻涵蓋整個歐洲,根本分身乏術,效益有限。
因應德國毒郵包問題,資深外事警官建議,台灣駐德代表處或可增設一名警察聯絡官,處理相關事務。
販毒集團把K他命藏在衣物包裝盒內,以郵包形式,從德國寄到台灣。(警方提供)本刊調查,為防堵德國毒郵包,刑事局早在今年初,就邀請德國在台協會官員召開視訊會議,希望研商對策,不過,因當時兩國政府尚未簽署刑事司法互助協議,執法基礎有爭議,最後並沒有任何結論;如今台、德已正式簽署協議,刑事局也將積極與德國警方合作,共同打擊跨國犯罪。
今年初,關務署曾單日查獲上千條走私加熱菸。(關務署提供)此外,最近還有黑幫以每趟4萬到6萬元的酬勞,委託大學生及年輕人,到日本大批購買名為IQOS的加熱菸夾帶回台,由於此種加熱菸的菸彈,可改裝填入大麻菸油,也引起警方高度關注。
一名曾到日本帶貨的A先生告訴本刊,去年底開始,他受託前往日本的「唐吉訶德」等賣場,購買IQOS加熱菸,這款加熱菸在日本當地售價約新台幣1,200元,帶回台灣可賣到2,000元,淨賺800元。
IQOS加熱菸(圖)的菸彈可改裝,黑幫最近頻繁找人到日本購買、夾帶入關。(翻攝微博)加熱菸在日本屬於合法產品,旅客最多可攜帶90條出境,但台灣禁止攜入,所以台灣帶貨人都會將加熱菸放入登機箱或隨身行李帶進機艙,不經過託運,如此一來入境台灣就不用通過X光機安檢。A先生說:「一星期跑2趟日本,就可輕鬆進帳10萬元,何樂而不為?唯一的風險是出關前的抽查。」
A先生告訴本刊,海關一旦查到就全數沒收,但不用罰款,也無刑責,不過被抽查的機率不高,成功率超過8成,半年來只看過一組同行被抓。
販毒集團將加熱菸的菸彈填裝大麻油(圖)後販售,引起警方高度關注。(翻攝畫面)本刊調查,IQOS加熱菸的菸彈外觀很像紙菸,放在機器內加熱就可吸食,但可將菸彈加以改裝、裝填大麻油成為毒品吸食器,因此近來成為黑幫及販毒集團牟利的工具,對此,警方已掌握相關資訊,將全面掃蕩。
菸害防制法新規
20歲才可抽菸 禁用電子煙加熱菸
今年3月22日,行政院公告《菸害防制法》新制,除全面禁止電子煙、納管加熱菸及其載具外,也將禁菸年齡提高至20歲,民眾若吸食電子煙,可處2千至1萬元罰鍰;供應電子煙及其組合元件,可處1萬至25萬元;販賣、展示電子煙,可處20萬至100萬元罰鍰。
★《鏡週刊》關心您:珍惜生命拒絕毒品,健康無價不容毒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