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觀股市】通膨降溫為何無法刺激股市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銀行危機帶來信貸緊縮,當緊縮比例上升到一定程度後,美國經濟恐陷入衰退。(翻攝Can Pac Swire Flickr)
銀行危機帶來信貸緊縮,當緊縮比例上升到一定程度後,美國經濟恐陷入衰退。(翻攝Can Pac Swire Flickr)
美國勞工部在上週公布了4月分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為4.9%,低於市場預期的5%。然而,這低於預期的物價指數,並沒有像過去一樣為股市帶來明顯的上漲動能,過去一週以來,包括美股與台股都出現了下跌走勢。為什麼會如此?

物價走緩 數據未達標

首先,雖然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低於預期,但仍然遠高過於聯準會的目標2%,而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5.5%,更是僅剛好符合市場預期,所以對於股市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完美的數據。
我們雖然可以預期通膨數據,接下來會逐漸滑落,但以這樣的速度來看,到今年年底之前,恐怕也很難達到聯準會的目標。而這也是為什麼聯準會主席鮑威爾會認為,今年內不太有降息的可能性。
這麼一來,總體經濟將會持續處在高利率環境當中。所以,股市並沒有因為低於預期的通膨而振奮,而是開始考慮這樣的高利率環境,會對企業獲利產生什麼影響。

貸款緊縮 失業潮來臨

聯準會在上週公布了本季的銀行貸款意願調查,這次調查結果顯示,包括商業與工業貸款、商業地產貸款、居民住宅貸款與消費貸款等項目,較上一次調查時,進一步出現全面緊縮。這個結果與聯準會公開市場委員會中的說法一致,亦即銀行危機會帶來一定程度的信貸緊縮。
而如果聯準會的貨幣政策沒有調整,那麼銀行危機與信貸緊縮,就可能會持續下去。
從過去經驗來看,當貸款緊縮比例上升到一定程度後,美國經濟將陷入衰退,現在的數據已經很接近過去經濟衰退的水準。而貸款緊縮的高低點,通常會領先失業率高低點1到2年的時間,我們這一次貸款緊縮的低點是2021年的第三季,如果按照過去的經驗來推算,失業率的低點,應該會落在2022年的第三季到2023年的第三季這段時間。
美國上週公布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創下自2021年10月以來新高,就業市場似乎開始有走弱現象。也因此,現階段最重要的議題,可能已經不是通膨,而是在高利率環境下,整體經濟究竟能承受多久的衝擊?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