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不告製造廠反威嚇零售商 億光遭控大欺小違公平交易

mm-logo會員專區時事
國內知名燈具品牌大廠億光爆發大欺小違反《公平交易法》爭議。圖為億光照明廠房。(翻攝Google Maps)
國內知名燈具品牌大廠億光爆發大欺小違反《公平交易法》爭議。圖為億光照明廠房。(翻攝Google Maps)
台灣燈泡市場最近掀起一場專利風波,網購平台賣家生意也受到影響,水電材料行等逾80家全台通路零售商,都收到LED大廠億光電子的警告函,指某品牌照明產品侵害他們的專利權,若繼續販售,將請求損害賠償加懲罰性賠償金,收到警告函的通路零售商很多都是小本經營,第一次遇到這種事,都被大鯨魚的威嚇嚇得無所適從,有業者認為億光不告製造廠三星,反對台灣進口商及零售業者開刀,明顯大欺小,已嚴重擾亂市場秩序,公平會表示已收到檢舉,將介入調查。
億光董事長葉寅夫(圖)人稱LED教父,曾創下營運新高紀錄,如今因燈泡專利問題摃上台灣零售商。
國內知名的燈具品牌大廠億光電子,去年向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提起專利侵權訴訟,控告特力屋等3家公司販賣的燈泡、燈管及吸頂燈等系列LED產品,侵害億光台灣專利,請求損害賠償新台幣3億元及立即停止製造、進口、販賣該系列產品。

收警告函 小商家嚇壞

蝦皮小賣家(圖)銷售照明產品3年多,今年5月突然收到蝦皮通知要下架商品,對此非常錯愕。
億光寄給通路商的警告函詳列3大要點。(讀者提供)
但有被告廠家質疑,億光為何不告三星等設計生產的國際大廠,反而對經銷商提告,甚至對被告廠家的下游發出逾80封警告函,使遭到警告的通路零售商因為畏懼而下架產品,改進貨億光的產品填補商場品項。被告廠家質疑億光「不告源頭是覺得三星太大惹不起嗎?」「還是覺得台灣零售商比較小好欺負?」認為億光明顯大欺小,且已嚴重影響台灣照明產業市場的公平秩序,已經蒐集相關證據,在6月19日向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提出檢舉。
本刊循線聯絡到3名生意受到影響的下游通路,一人是蝦皮小賣家、2人是水電材料行,規模都不大,就是一般街頭常見、擺滿諸多電器商品的傳統店面,他們異口同聲表示,第一次收到警告函,看到上面寫著「侵權」「故意」「損害賠償」「懲罰性賠償金」等艱深的法律文字,嚇都嚇死了。
公平交易委員會收到檢舉億光違反公平交易的資料,將著手調查。
其中,蝦皮小賣家在電商平台銷售照明產品3年多,藉此維持全家生計,卻在去年底及今年5月收到蝦皮通知下架賣場商品,她向蝦皮官方反應,對方卻要她和「權利人」億光聯繫取得授權,讓她覺得匪夷所思,因為賣場販售的商品都是經過台灣商品檢驗局認證,即便有什麼爭議,億光也應該是對生產晶片的大公司發起行動,無法理解為何會對小小的經銷商下手。
很多燈泡通路店家收到億光的警告函。示意畫面,圖非當事店家。(翻攝舞光LED臉書)
另一位經營水電材料行的老闆,從父執輩創立至今40多年,第一次收到警告函,全公司都非常緊張、恐慌,因為沒人看得懂上面的法律用語,更不了解自己販售的商品哪裡侵權。

下架商品 憂惹禍上身

LED燈泡和底座拆開後,裡面的晶片(下圖)是億光控訴違反專利的關鍵。(讀者提供)
老闆詢問律師意見,律師分析此信函應是恐嚇性質居多,但他因為害怕,即使知道自己正規做生意沒有錯,但仍照信函指示下架特定產品,改陳列後來進貨的億光系列商品,希望政府單位可以告訴他們,億光要他們禁賣特定產品,是否合情合法合理?
還有一名開店20多年的老闆娘,已收到2次警告函,說億光已經對北部商家提告,接下來會鎖定中南部店家,更有聽聞賣燈具的業者私下警告「億光會派業務去店家查看」,讓老闆娘非常害怕,感覺莫名其妙。她說自己只是經營一家小小的五金行,販售產品中有燈泡,並非專門賣燈具的商家,不知為何自己沒犯罪,卻不能賣特定產品,連開店都要提心吊膽,深怕上門消費的顧客其實別有居心。
本刊取得億光的警告函,內容約可分為3個層次,第一層是億光指控3家上游業者販售的LED產品,侵害他們的3項專利權,要求賠償一億元及立即停止製造、進口、販賣相關產品。第二層表示已對3家地區經銷商提起類似訴訟,並要求賠償1,000萬元、立即停止製造、進口、販賣相關產品。最後一層是對下游通路發出警告,如果繼續販賣特定產品,就要提告請求懲罰性賠償金,且可依法要通路商提出帳冊等資料,以計算賠償數額。
億光照明在國內照明市場占有龐大市場,是燈泡領導品牌,卻因專利爭議提告進口商侵權,還要通路零售商下架產品。

專家建議 應直溯源頭

根據了解,收到警告函的下游通路,約有80多家,他們心中都有幾個大問號,亦即「我只是叫貨來賣的,為何業界大鯨魚要來針對我?」「大鯨魚跟其他鯨魚不合的話,應該去找其他鯨魚算帳啊,為何要找小蝦米開刀?」
此外,本刊在6月中率先披露億光疑似只針對小商家提起訴訟後,政治大學法學院特聘教授王立達就投書媒體點出:「億光電子的做法乃是將以往國際大廠在國外打壓我國廠商的手段搬進國內,只是威逼對象轉換為完全不瞭解LED晶片技術的國內下游商家。」
億光控告3家進口商違反專利,目前在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圖)審理中。
王立達在文中指出,就算被告製造、進口的產品侵害億光專利,真正造成專利侵權者也是國外LED晶片廠,非其他中下游廠商。言下之意,就是億光應找LED晶片廠解決紛爭,而非針對國內中下游廠商開刀。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