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總統大選在野陣營三組人馬陷分裂,鴻海創辦人郭台銘預計在公布副手人選後,朝連署獨立參選前進,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與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近日則隔空釋出合作意向,讓白藍合露曙光。
【全文】拉朱友郭邊緣侯 柯文哲兩手策略操作白藍合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宣布參選總統後,在野陣營陷入分裂,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與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近日隔空釋出合作意向,白藍合看似露曙光,但本刊掌握,對於在野整合,柯大玩兩手策略,除看準藍營內部矛盾,站穩非綠最強制高點,拉攏整合派的朱立倫、邊緣化侯友宜,另則維持友郭態度,柯更派核心幕僚負責與朱、郭二方保持溝通管道,內部正評估柯在國慶前二度訪美,在在顯示柯參選總統決心不變,短期內想看見在野整合機率不高。
朱8日稱,二人的確有一些共同點,基於共同理念,想和柯坐下來喝杯咖啡。柯10日表示,他40年前就認識朱,二人是同年進台大,政黨領袖對於國家重大議題,「交換意見沒有不對,而且雙邊幕僚平常就有很密切在聯絡。」
堅守底線 但留合作彈性

力拚總統大位,本刊掌握,柯的「三不一沒有」策略(不排斥合作、不主動接觸、不政治分贓、沒有柯擔任副手的選項)不變,但對在野合作有了新戰術。他大搞兩手策略,一方面拋政黨領袖對談,與朱立倫隔空唱和白藍合議題,卻刻意隻字未提侯友宜,直戳朱侯矛盾;另一方面,相較於國民黨全面壓制郭,柯則對郭不口出惡言,保持郭一旦棄選後的合作彈性。
本刊調查,未來無論與藍營、郭營怎麼談,柯至今的合作底線依舊是「不當副手、參選到底」,只要談合作,柯從未公開拒絕或否認,但若觸及戰略底線,柯營必第一時間駁斥,目的就是不讓選民有「柯願當副手」的錯誤解讀,這是柯在這場大選的保命符,一旦撕去這張符,柯的支持度乃至於民眾黨的政黨票都會潰散。而柯現階段的拉朱、友郭、邊緣侯策略,則寄望選戰後期吸納侯、郭支持者,醞釀自然棄保,在11月正式登記參選前,維持白藍、柯郭不撕破臉,意在穩坐非綠共主,成為在野最無惡感且最能接受的人選。

本刊掌握,白藍合看似露曙光,但柯營實則大玩兩手策略,為維持與藍營、郭營關係,柯營一直有重要核心幕僚扮演雙邊溝通密使,由柯競選辦公室主任周榆修,分別與代表朱立倫的國民黨副祕書長江俊霆,以及郭台銘的兒子郭守正,兩兩各自維持暢通聯繫管道。
區域禮讓 拚三黨不過半
據透露,在區域立委布局上,自5、6月間開始,柯、朱雙邊雖無白紙黑字協議,卻早有不明說的提名默契,即柯營為達成三黨不過半目標,盡量不在藍綠五五波的區域提名,甚至透過管道找了藍營幕僚對過該黨提名名單,而藍營在遲遲未能找出合適人選的艱困選區,則有默契地禮讓柯營提名。

例如,民眾黨推派柯辦發言人李有宜參選新北第二選區,並徵召去年以無黨籍參選高雄市長的曾尹儷,角逐高雄第一選區,都是藍營未提名的艱困選區,前民眾黨立委蔡壁如參選台中市第一選區,未在顏寬恒所在的台中第二選區參選,同樣也是白藍的合作默契。
此外,柯的家鄉新竹市原屬意派柯的妹妹柯美蘭出戰立委,但近日內部評估,民調並不樂觀,加上國民黨在地立委鄭正鈐與民眾黨籍新竹市長高虹安互動不差,已決定不提名柯美蘭,親高人士透露,一旦沒有合適人選參戰,該區「不是沒機會促成白藍合。」
互助拉抬 營造友郭氛圍
對於在野整合,一名柯核心幕僚直言,現階段的政治氛圍,白藍合作的可能性略大於柯郭合作,首先,朱近期頻頻在公開發言中呼應柯過去的說法,例如朱拋出責任內閣制,無疑隔空回應柯一直主張的聯合政府、三黨不過半及閣揆同意權。其次,幕僚不諱言,藍營基層實力大於民眾黨,各縣市都有立委參選人,確實可填補柯在陸戰上的弱勢。
「這波白藍合作的契機,對柯營來說,就是看準了朱、侯在這次大選的利益目標不一致!」一名柯營要角分析,對朱來說,喊與柯合作是進可攻、退可守,若促成藍白配,朱可成藍營功臣;即便配不成,對柯釋出善意,一旦柯當選,選後的聯合政府,朱更能以黨主席身分與民眾黨協商,等於持續握有藍營話語權。只不過,最後能合作到什麼程度仍是未知,在柯不可能放棄參選總統的前提下,除挑戰國民黨「百年大黨不可能棄選」底線,勢將再挑起朱侯矛盾。

至於柯郭雖不如白藍已有立委合作的默契,但柯營知情人士說,對柯而言,友郭的目的是營造「相對於國民黨,只有柯對郭友善」,至今除了幾次公開行程不滿被郭吃豆腐的黨內情緒之外,柯本人從未對郭口出惡言,柯營整體對郭則採「你不犯我,我不犯你」策略,盡力克制幕僚間擦槍走火,對關鍵的國政議題則不排斥在空戰上攻守相互協防。
而親郭人士則透露,根據郭營內部滾動民調顯示,柯郭或郭柯配是最有機會打敗綠營賴清德的組合,郭當然最希望與柯合作,甚至數度透過管道希望找柯單獨碰面。

柯郭在空戰上也不時釋出善意,例如柯八8月30日受訪被問及對郭參選的看法,稱「不要把人家想得那麼壞心,我知道郭這陣子憂國憂民。」同天,對於柯捲入杜聰明獎學金風波,郭更在臉書公開聲援,批綠營正事不幹、專潑髒水。
不過,柯營核心幕僚直言,相較於藍營或侯,柯過去與郭的互動關係雖然比較多,但陣營內部一直最擔心郭的誠信問題,例如4年前郭臨時棄選總統,到今年金門海邊散步牽手夜會事件,都讓人心生畏懼、起反感,加上郭參與國民黨徵召,先否認與柯合作的可能性,未獲提名後,雖稱會信守承諾支持侯勝選,竟又反悔宣布參選,變來變去的不可預測性格,替柯郭合作埋下了障礙。
路線已決 不受整合脅迫
一名柯營要角形容,郭宣布參選時像「膽小鬼戰術」,向柯、侯「火車對撞」叫陣,如今民調未見起色,逐漸被邊緣化後,又採「黏巴達戰術」,想製造與柯同框、合作的意向,但郭連公開的臉書貼文承諾都可跳票,要如何說服這次找柯合作是玩真的?這是合作前須先化解的心結。

柯的拉朱、友郭、邊緣侯策略,更顯示他只當正、不當副的心跡,本刊掌握,柯辦近期核心會議已開始評估在國慶前二度訪美或訪歐的可能性,另柯9月啟動廟口開講活動,預計10場起跳,從行程規劃即見柯仍決心選總統到底。
「藍營一片逼宮讓柯就範當副手的聲浪中,沒人真正懂柯在想什麼!」一名柯營要角說,藍營人士或名嘴近半年來不斷逼宮藍白配、侯柯配,但若整合目的是要贏,怎會要多數民調仍居第二的柯當副的?藍營更從未認真理解柯的想法,柯當年喊打破藍綠高牆,這次又反對下架民進黨口號,更常把重開機掛在嘴邊。對柯來說,參選並非只是讓藍綠輪替,當柯自認民眾黨及他代表的路線是對的,怎可能為了贏,就打臉自己建立的論述及犧牲政黨發展未來性?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