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知情人士直言,中方看準短影音可量身訂做的特性,近來大量利用在地素材傳達他們想要的主張,最值得我方關切,蔡明彥會主動利用立院備詢時示警,顯示國安當局已意識到中方介選及訊息滲透民間的樣態已經更新,可說比以往的選舉都更難以防範。
國安局長蔡明彥揭露中國介選新樣態,不但透過影音化假訊息在社群散播,甚至與台灣民調公關公司合作操弄輿論。本刊掌握,過往大選中方透過官媒及台辦系統主導的大外宣模式已悄悄修正,改為利用台灣內部的矛盾,鎖定政、媒人士及學者進行廣泛接觸,並以意見交流名義邀請赴中「調研」。
中共中央宣傳部與江蘇台辦,上月邀集立場親藍的多位名嘴及媒體人赴中閉門座談,傳達中方希望主導的輿論方向。(翻攝微博)知情人士透露,今年9月8日,中共中宣部及江蘇省台辦主任練月琴,透過南通台辦邀約在台有影響力的深藍政、媒人士,前往南通舉行閉門座談,名為「調研台灣政情」,實則為傳達中方希望主導的輿論走向,出席者包括前駐紐西蘭代表介文汲、前陸軍中將帥化民及二位平面媒體出身的名嘴。
座談熱議的話題,包括《聯合報》報導美國在台生產生物武器,要台灣人不要輕易遭美方洗腦,以及不要相信西方世界的宣傳而仇中,進而散布不利中國的訊息;在雙方進行政情討論時,對岸也表達強化藍白合的迫切性,希望透過相關的「民調運用」,聚焦如何促進整合,以下架民進黨政府。
江蘇台辦主任練月琴(圖)以調研政情為名,在南通市邀集台灣名嘴舉辦座談,企圖影響輿論。(翻攝江蘇省台辦官網)該人士表示,中方認為台灣在民進黨執政下,民眾普遍有親美仇中的心態,中方接觸台灣媒體人士,就是希望傳達「大陸好故事」,如中方人士以手機大廠華為突破美國封鎖,研發出七奈米的Mate 60手機為例,要台灣政媒人士大力宣傳,巧合的是,參訪團返台後,一家以政論節目為主的新聞台,即於9月17日開始大談Mate 60 Pro「捅破天」,吹捧華為的技術能連接衛星。
為了主導大選輿論,中方不只鎖定政論名嘴,連民調機構負責人也力邀登陸。知情人士透露,中方自今年7月中旬,就陸續以學術交流名義,透過經常與對岸接觸的學者,邀約台灣幾位民調機構負責人訪中,包括經常發布民調的幾位民調專家、某電視台民調中心人員,及中興大學商情暨民調中心主任袁鶴齡等人都是座上賓。
中國利用以哈大戰,透過短影音散布撤僑找中共大使館協助的親中訊息。(翻攝香港新聞網)一位曾受邀赴中的民調機構人士向負責聯繫的學者透露,中方主動以交流科學調查研究的名義,希望他協助建立調查方法,並表達願意提供優渥的顧問費用當作報酬,但已遭他拒絕。
類似以民調干擾台灣選情的手法,也陸續在今年大選出現。知情人士表示,目前除了藍綠白各陣營及媒體委託的民調,有公布委託機構及研究方法,甚至支持度趨勢變化,但少數以改寫新聞為主的內容農場,也罕見在選前發布民調,調查方法還頗為特別,很可能就是為了替特定議題或參選人帶風向。
中方除了在近期透過中宣部及省級台辦接觸台灣媒體人士,中共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更將今年定為「一國兩制」的「民主協商元年」,中國各單位也因此積極舉辦大規模的兩岸「共融」活動,首項就是第五屆「兩岸媒體人北京峰會」,以實現「攜手兩岸媒體能與量,共同粉碎台獨分裂及外來勢力」為目標。
峰會原訂5月24日舉行,但因台媒體擔心重演2019年出席類似會議返台遭抹紅事件重演,主流媒體報名出席的情況並不踴躍,王滬寧因此下令峰會取消,改為分批邀集台灣媒體前往,並以今年度媒體峰會主題如何實踐作為主要議題,由中央台辦策劃執行,將願意合作的台灣媒體分組分群,由省級台辦分工,以閉門座談形式,揭示新階段的「合作事項」,並建立直接聯繫管道,盤整所需資源,討論雙方如何協作。
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上個月發布「疑美論與它們的產地」調查報告,指從2021年至今年6月共出現多達84項疑美論的論述,這些疑美論多能呼應中國其他政治宣傳目標,為華語讀者創造出符合中國利益的世界觀。
相關內容可進一步分為棄台論、衰弱論、亂源論、假朋友、共謀論、假民主論、反世界論、毀台論等8大類,把台美關係簡化且貶低為不平等的利益交換,例如用廢鐵軍購換疫苗、用毒豬換疫苗等。
以政論話題為主的《少康戰情室》,上月以「捅破天」形容華為突破美國封鎖,新款手機技術可連接衛星。(翻攝少康戰情室YouTube)隨著去年爆發烏俄戰爭,疑美論更是升級論述力道,轉而強調美國會掏空台灣,甚至毀滅台灣,最明顯的案例為指台積電赴美設廠,是美國試圖掏空台灣半導體產業,超過半數的疑美論第一時間可能是由網紅、名嘴或媒體提出,並加以傳播。
除了中宣部利用台灣政論節目的畫面製播短影音,部分在網路平台播出的政論短評節目,也有與中方合作的痕跡,遊走在灰色地帶,陸委會對中媒在台錄製節目有嚴格規定,但仍有中媒租用台灣電視台的攝影棚拍攝網路節目。
中國力邀名嘴及民調負責人赴中交流,吳子嘉(左)及戴立安(右)均在鎖定名單。(翻攝董事長開講YouTube)本刊掌握,由海峽衛視製播的《寶島報到》節目,每週一、四在國內某間電視台進行錄製,並由該台工作人員協助剪輯供其他節目運用,相關短影音再上傳YouTube及抖音平台,整個後製過程都由台辦支援。一位參與製播的人士透露,每集節目播出時間近20分鐘,通告費卻高達2萬元,行情遠超過一般電視台政論節目的通告費,但多數名嘴認為,這類中方出資的網路節目言論走向過於偏頗,都予以婉謝。
台灣名嘴謝寒冰分析台海時事,直指選賴清德就是選戰爭,遭中國透過抖音短影音四處散布。(翻攝台灣時刻短影音)事實上,中國媒體在台錄製政論節目,確實曾被陸委會裁罰,包括中媒「東南衛視」在上屆大選後,曾在台錄製政論節目,每集連線台北時,會由中國籍主持人先引言,再由台灣的名嘴評論時政,提到總統蔡英文時卻稱蔡為領導人,明顯矮化我方主權;東南衛視二名駐點記者,也因涉及從事與許可目的不符的活動,被廢止記者證與入境許可證,限期離境,相關人士表示,如今中方改變製播手法,但影響輿情的目的還是一樣。
據本刊調查,串流平台YouTube於2021年推出Shorts,提供用戶輕鬆創作15秒至60秒的直螢幕影片,可添加配樂、字幕功能,隔年社群平台霸主臉書也推出Reels,無論旗下的Facebook或Instagram都能製作短秒數的影音,這些在過去大選未曾出現的媒體形態,如今已被對岸廣泛利用成為影響大選的新手法。
福建《台海時刻》剪接台灣政論節目,播出名嘴尹乃菁指台灣是兵凶戰危之地,稱外商不敢來台投資,成為中國宣傳工具。(翻攝台灣時刻短影音)此外,就連抖音、小紅書等平台的短片,也都變成影音檔滲透進一般民眾手機的LINE群組,加上社群平台也被特定立場的短影音洗版,缺乏媒體識讀能力的一般民眾,實在很難不被影響投票意向。
國安人士列舉一則由名嘴在政論節目批評賴清德論述「台獨路徑」的片段,被加上簡體字標題「實際選他就是選戰爭」,短短30秒的影片,就成了對岸典型形塑戰爭恐懼的假訊息。
福建廣電影視集團製播的《台海時刻》,剪接台灣名主持人趙少康評論時事,讓人以為是中國的節目。(翻攝今日海峽臉書)該人士說,中方刻意塑造台海兵凶戰危及營造戰爭的氣氛,目的就在操作認知作戰,讓台灣民眾感受到心理恐懼,類似形塑大選為「戰爭與和平」選擇的短影音,「素材都是台灣的政論節目,但協力生產及通路上架,卻都在對岸。」
由於中國不斷加強介選力道,透過假訊息及認知作戰干擾,最高檢察署已通令全台各地檢署,以「快、對、準」原則,要求一天內查明及下架假訊息,連日來更密集邀集各司法警察高層在全台巡迴舉辦查察賄選座談,嚴防境外勢力透過假訊息、賭盤、賄選或暴力等方式介選,並徹查來自境外的可疑資金。
此外,陸委會主委邱太三也曾經表示,中國自5月起展開「大交流」名義操作,與全台重要宮廟及學校進行宣導溝通,全台約有1萬3千家便利商店,而立案宮廟多達約1萬2,200家,黑熊學院創辦人沈伯洋提醒,中國統戰的「一代一線」即「青年一代,基層一線」,宮廟作為台灣人民俗信仰的聚集地,一定是對岸統戰希望接觸的對象,廟宇活動恐被當成幌子,成為「以統戰為目的」的活動外殼。
統促黨總裁張安樂近年與地方宮廟頻頻往來,由於他自稱是中共同路人,國安單位密切注意中。東吳大學法律系兼任講師王鼎棫也提醒,透過《反滲透法》證明特定宮廟金流來自中國勢力仍有困難,宮廟財務可能涉入洗錢或紅色統戰的一環,為了保護民主法治的運作,政府應該積極對宮廟財務做適度規範。
檢察總長邢泰釗下令全國各地檢署嚴防境外勢力介選,杜絕假訊息干擾大選。擅長洗錢防制、派駐金管會的新北檢察官李秉綺指出,宗教自由是先進國家的普世價值,值得我們全力捍衛,但絕對不能容忍不法分子掌控宗教,讓黑錢流入,部分宮廟的財務極度不透明,捐款名義五花八門,且又是以現金捐款,洗錢過程只要把握化整為零的原則,小額分時入帳,幾乎可成為完美的洗錢斷點。
為此他提醒,信徒對選擇捐贈方式及對象有絕對的自由,但宗教管理者如何運用捐款卻沒有絕對的自由。除了宮廟財務應該透明外,對岸利用名嘴、民調及製播短影音介選,不僅國安團隊總動員嚴防,國人也要提高警覺因應。
台灣總統大選剩下不到90天,中共虎視眈眈,頻頻出招干預選舉,藍綠白各陣營也卯足全力爭取選民認同。帥化民:有去蘇州 沒聊兩岸
本刊致電帥化民,他表示確實有到蘇州3、4天,看了當地的工廠與商業活動,與練月琴有吃過一次飯,飯桌上雙方沒聊到兩岸關係,對方也未要求他回台要做什麼。
至於介文汲則以無可奉告回應;袁鶴齡教授辦公室無人接聽,無法得知其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