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知名球體地標「京華城購物中心」,2019年11月熄燈拆除後,由威京集團旗下中石化子公司改建為頂級辦公園區「京華廣場」,預計2026年底前落成,未來可望成為松山區精華地段的頂級商辦指標,而京華城重建案的獎勵容積率,在前市長柯文哲卸任前一年才定案,但日前遭監院糾正,指「疑有重大行政違失」,爆出有公務人員涉嫌圖利疑慮。
【全文】曲解法律濫給容積獎勵120億 監院揭柯市府圖利京華城

台北京華城改建案「京華廣場」2022年動土,預計2026年完工,威京集團自創「韌性城市貢獻」等項目,在台北市長柯文哲卸任前獲都審核定,給予京華廣場容積率從560%變更至840%,柯因此遭爆涉嫌圖利,在大選期間被綠營攻擊。
全案在大選後並未落幕,監察院調查揭露審議過程有許多專家學者,甚至北市府法務局人員都曾質疑合法性,但北市府都委會仍拍板核定獎勵容積,監察院因此提出糾正,認定京華廣場多獲高達120億元的容積獎勵,柯市府行政過程已涉重大違失。


這項改建案在總統大選前一週,即曾遭民進黨批評,當時柯文哲回應說有證據就去地檢署提告,他連這種東西都不會管,一定是照SOP走,有本事就講他哪裡違法;如今,監院的報告引述包括學者專家、內政部官員的意見,都認為北市府確有違法缺失,因此對市府提出糾正。
自創獎勵 容積大膨脹
監察院調查指出,京華城購物中心原址在1991年間,以捐地3成等附加條件,將地目從第3種工業區(工三)變更為第三種商業區(商三);2017年間,京華城公司計畫拆除購物中心改建成商業大樓,向北市府爭取延續適用先前所獲容積率,但屢遭北市府駁回,京華城公司為此提出行政訴訟,雙方對於當年北市府給予的「允建樓地板面積保障」是否為一次性保障,在行政法庭針鋒相對。

直到2021年柯文哲第二任市長任內,威京集團持續爭取回復,突獲北市府「容積率獎勵」20%,等於威京集團靠自創項目,就獲得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5,585坪容積獎勵。
全案最大爭議在於,京華廣場的獎勵容積在2017年到2021年間的膨脹,監委調查報告直指在欠缺法令依據下,逕行參採都市更新建築容積獎勵辦法所定的綠建築、智慧建築、耐震設計標章等獎勵規定,在都審法令之外創設「韌性城市貢獻」、「智慧城市貢獻」及「宜居城市貢獻」等獎勵項目。
監院批評 逾越上位法
報告批評北市府以「公益性」與「對價性」考量即核給京華廣場容積獎勵,既無法令依據,且應已逾越〈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自治條例〉及〈都市計畫細部計畫審議原則〉等上位法規規定。
監院調查報告還引述接獲諮詢的專家學者意見,認為本件細部計畫修訂案核給容積獎勵,未符重要性保留原則,明顯逾越(牴觸)該細部計畫上位法規規定,亦即市府所屬機關在未獲授權的情況下,自行作成核給容積獎勵的規定,「其行為已有適法性問題」。
調查報告也引述內政部相關都審官員意見,指「容積獎勵按理說都要由法律來明定,但根據細部計畫書創設容積獎勵規定,與北市府的自治條例規定未符。」亦即內政部官員也認為,北市府都審過程已曲解市府自治條例中對獎勵容積的規定。
此外,全案細部計畫修訂案並非都市更新案件,亦與都市更新本質不同,都市更新的定義為促進都市土地有計畫的再開發利用,復甦都市機能,改善居住環境,增進公共利益,而實施重建、整建或維護措施,但京華廣場改建的細部計畫都市計畫書,「有關綠建築、智慧建築、耐震設計等獎勵容積,都屬不當準用。」
綠營怒指 創史上最高
此外,就在本件申請案延燒3年多、法院即將判決前13天,京華城突然放下法庭上的爭執,轉而另向北市府提出新的細部計畫修訂案,申請容積獎勵,即使13天後被判敗訴,卻不影響新修訂案的審議,最後北市府核准京華廣場獲5,585坪容積獎勵。

監察院調查指出,北市府核給容積獎勵的主張,不僅逾越上位法規〈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自治條例〉,與內政部〈都市計畫細部計畫審議原則〉的容積率上限規定,且給予容積獎勵額度與申請人貢獻程度間也失衡,難認有北市府宣稱的「對價性」,因此認為本案容積獎勵細部計畫修訂案的規劃提案、審議及核定過程,都有重大違失。

至於京華城提起的行政訴訟,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採信北市府主張,認為京華城1991年所獲得的容積率保障,是單一次保障且已獲實現,因此判京華城公司敗訴,京華城雖曾提起上訴,但隔年即憑藉新提出的細部計畫案,獲得北市府容積獎勵,因此於2022年撤回上訴,全案確定。

針對京華城改建案爭議,民進黨在總統大選投票日前5天,曾開記者會質疑,指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在台北市長任內,疑似護航京華城所屬的威京集團,給京華廣場史上最高共840%容積率,其中多給的20%獎勵容積,以每坪新台幣200萬元估算,等同送上120億元的超級大禮。

圖利黑手 待檢調揪出

根據監委報告,北市府給予按「第三種商業區」基準容積率上限為560%,外加最高20%的容積獎勵,換算給予獎勵「容積樓地板面積」高達1萬8,463平方公尺,也就是約5,585坪;如另加計按之後建築執照實設總樓地板面積比例推算的免計容積部分,可增加樓地板面積合計高達約1萬265坪。


監察院的調查報告已明白揭示柯市府圖利嫌疑,接下來仍有待檢調單位介入調查,才能真正抓出貪贓枉法的幕後黑手。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