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老店】嫌兒子味覺差 元祖掌門傳媳不傳子 

金茶壺八寶冬粉專訪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基隆廟口夜市金茶壺八寶冬粉,以不帶勾芡的大骨湯頭、料多味美成為知名小吃。現由3代媳婦艾庭如(左)當家,女兒陳芝妤(右)準備接班,最近母女倆為了給顧客更好的用餐環境,將路邊攤搬遷至附近店面。
基隆廟口夜市金茶壺八寶冬粉,以不帶勾芡的大骨湯頭、料多味美成為知名小吃。現由3代媳婦艾庭如(左)當家,女兒陳芝妤(右)準備接班,最近母女倆為了給顧客更好的用餐環境,將路邊攤搬遷至附近店面。
基隆廟口夜市溢香4代的金茶壺八寶冬粉,源於七十多年前一位老父親陳增祥,為幫助不爭家業的小兒子陳龍雄站穩腳步,從火鍋中得到靈感,煮出台灣第一碗八寶冬粉。
而後,陳龍雄發現兒子沒有做小吃天分,便把配方教給媳婦艾庭如,3年前女兒陳芝妤返鄉加入經營,3、4代齊心守護家業。已在當家母兼嚴師教導下得高評價的陳芝妤,更發出豪語,要讓一次能吃到3種羹、湯頭清甜的排隊小吃八寶冬粉名列百年老店。
下午4點多,基隆廟口夜市仁四路的金茶壺八寶冬粉開店不久,趁客人尚未滿座之際,接家業不久的第四代陳芝妤,上攤檯執杓舀料,三代當家的艾庭如一見女兒動作不夠俐落,秒變「嚴師」,厲聲說道:「學了快2年,這都還舀不好。」由於八寶冬粉是先煮好配料在一鍋,再利用隔水加熱,所以特重「舀功」,菜鳥舀料時老會缺這、少那,加上冬粉又滑溜,因而很難舀勻食材。
20240301bus001
金茶壺八寶冬粉一碗內包含肉羹、花枝羹、蝦仁羹3種羹。(75元/碗)

分家起攤 研發滿盛美食

但凝重氣氛很快就被來看孫女的二代婆婆陳藍阿梅打破,陳芝妤藉機溜出、親暱地攬住阿嬤。雖然早就不管事、也記不得很多事,但疼孫的她,總會不時溜達來此,看看不久前從夜市攤位搬到仁四路店面後,寶貝孫女做得怎麼樣?也會幫忙端個碗、跟熟客寒暄兩句,當起活招牌。
儘管陳藍阿梅上了歲數,有些往事她仍歷歷在目,當年八寶冬粉創始人陳增祥分家時,把基隆廟口已做出口碑的油飯肉羹(28號攤)傳給了她的大伯。丈夫陳龍雄不願與哥哥相爭,就自己在愛四路另起爐灶,她說:「6、70年前廟口發展起來了,但那時一轉過來愛四路就跟鬼城一樣,沒什麼人走,可不像現在這麼熱鬧。大官(公公)看油飯肉羹生意很穩定,就跑來幫忙阮翁(我先生)跟他一起做。」
起初為了跟哥哥區別,陳龍雄賣剉冰、牛肉麵等各式小吃,但都不順遂,老父親陳增祥看在眼裡,想扶兒子一把,從當年逢年過節才能吃到的火鍋中獲得靈感,以肉羹為主,加上花枝羹、蝦仁羹,更和陳龍雄不斷嘗試,能增加豐富口感、滋味絕搭的配料放入冬粉裡,於是一鍋豐盛好料被濃縮成一碗,八寶冬粉就此誕生。
20240301bus001
羹類好吃的祕訣是混入魚漿,過去手工攪拌常讓艾庭如(左)累到不行,即使陳芝妤(右)接手時已改用機器,但攪拌時間仍要看天氣、依發泡情形決定。
一碗八寶冬粉一次就能吃到裹著新鮮魚漿的3種羹品,湯頭不勾芡,冬粉也使用純綠豆粉製成、Q彈且久煮不爛。看得出來陳龍雄當初不跟兄長打擂台,執意走自己的路,另研發的魚翅肉羹也跟油飯肉羹攤裡的食材、口味做出區隔。陳藍阿梅說:「攤子很辛苦地做了起來,我記得每一次颱風要來時,沒辦法行船,基隆港的船員就通通跑上岸來,好多人都排隊來吃八寶冬粉,風大到咻咻叫,我都好怕遮雨棚被吹垮,雨潑到全身都溼,也只是擰一下就趕緊舀、趕緊端給人客吃。」
媳婦艾庭如接著說起口味細節:「我們家八寶冬粉最厲害的,就是每天用兩副豬大骨熬出的清甜湯頭,花24小時醃製的肉羹拌上魚漿後,相當入味、滋味很棒。再加入手工蝦仁羹、花枝羹、金鉤蝦、金針、木耳、筍絲、韭菜、芹菜、冬粉後,滿滿一碗裡其實已超過8種食材,但為了討吉利又好稱呼,就叫八寶冬粉。」這位第三代古早美味的女當家,半打趣地說當初以為自己嫁到基隆是來當少奶奶的,沒想到卻成了公公的傳人。
20240301bus001
從火鍋得到靈感的八寶冬粉,為討吉利取名八寶,其實每碗都超過八樣食材。

辛勤備料 依天氣拌肉羹

八寶冬粉傳媳不傳子,是因為第三代陳文賢遺傳了母親的招呼手腕,卻沒有得到父親掌杓的天分,反而是嫁進門的媳婦成為老味道守灶人,艾庭如自爆:「煮備料的後場廚房又溼又悶熱。以前根本沒機器,肉買回來要自己切,調配肉羹魚漿得手工攪拌,攪拌時間又得全看天氣、發泡狀況,攪拌一早上下來,我就已經累癱了。」但老一輩的想法就是要自己人掌握作法、顧好品質,即使收攤後艾庭如已累到不行,凌晨一點還是得準時跟公公去崁仔頂挑蝦、選花枝,不過自覺年輕時有社交恐懼症的她,一開始也樂於待在後場,就這樣得到了八寶冬粉的配方祕密。
20240301bus001
搬入店面後,增加了吉古拉、菜捲等關東煮品項,搭配基隆小吃常用的馬露醬。(145元/盤)
「懷孕7、8個月時,本以為能喘口氣輕鬆待產,哪知道沒那個命,12月快過年攤子忙翻了,前場人手不夠,我還是得挺個大肚子幫忙,站到腰痠也只能稍微把大肚子擱在桌邊、減輕一下負擔。」這下就連不愛的外場也被逼到「社恐自癒」,舀功更在生3個孩子期間,站在煮料區被操到爐火純青。
經過5年多磨練,陳文賢、艾庭如夫妻倆正式當家,他們把小吃生意做得有聲有色外,艾庭如還開發出方便煮料理包,提供外帶、宅配,對傳統小吃而言,在20年前也算前衛之舉。
20240301bus001
金茶壺八寶冬粉的另一道鎮店商品為魚翅肉羹,因環保意識現已用魚皮取代魚翅。(65元/碗)

車禍受傷 四代返家磨練

3年前,陳文賢出了車禍、頸椎神經受傷,長女陳芝妤自覺要為媽媽分擔,辭掉會計工作、返鄉學接家業,「怎麼想都想不到原本很愛聊天的老爸,現在不僅不太理人,身體也不靈活、口齒亦不清晰,甚至偶爾還會出現攻擊人的徵兆,乾脆讓他退休,由媽媽和我扛起家業的擔子。」邊收拾桌面、邊看著牆上金茶壺八寶冬粉商標,陳芝妤不免感傷道:「當初金茶壺八寶冬粉還是爸爸取的,用了阿祖綽號馬路『金』、和他小時候愛說話像呼嚕呼嚕的『茶壺』外號,合成『金茶壺』申請註冊。」
20240301bus001
金茶壺八寶冬粉原在基隆愛四路設攤,因第3代陳文賢車禍受傷,妻女無力每天推攤車,於是改開街邊店。(金茶壺八寶冬粉提供)
艾庭如平時與女兒相處像是姊妹、看好女兒接下家業,「她對美食有興趣,出社會工作後,也知道了死薪水很難賺到心目中理想的數字。」回家工作,最讓陳芝妤吃不消的不是學藝,而是每天來回推攤車。陳芝妤回憶,「在一個溼答答的下雨天,我氣喘吁吁地忍不住跟一起推攤車的媽媽要求:『我們把攤子改成有冷氣的店面好不好?』媽媽那時也上氣不接下氣,跟我說她早就有做店面的打算,這樣觀光客也不會再擔心路邊攤不乾淨。」

增添品項 吸引新舊客群

老店3年前從愛四路搬遷至仁四路,做了二十多年生意的艾庭如很清楚自家客源結構,已做好初期會沒生意的心理建設,反倒女兒一直很擔心,艾庭如分析:「我們九成的客人年紀偏大,新開店,一時間老主顧找不到很正常,暫時不賺錢沒關係,客人慢慢會回來的。」
等待客人回流的同時,艾庭如也要女兒開發新菜色,「原因很簡單,攤子規模小,僅靠受歡迎的八寶冬粉、魚翅肉羹還不成問題,但開店後只憑兩樣兜底的平價小吃也很難衝高營收。」經過大半年努力,老客人回流速率依舊很慢,不過因為額外開發出吉拉古、高麗菜捲等富基隆色彩的小吃,以及滷肉飯等各類米食、麵食,來店消費的客單價提高、也吸引了新的年輕客群,如今收入跟之前夜市攤位時期相比,已經相差無幾。
20240301bus001
第4代陳芝妤回家一起經營,並從攤位發展成店,疼孫女的第2代陳藍阿梅(中)不時溜達來看孫、幫孫,是店內活招牌。
「絕不能讓傳承了七十多年的八寶冬粉斷在自己手裡。」艾庭如透露,接下來仍會以「對員工比對女兒好」的嚴格態度督促女兒,直到她接棒,身為老師的她也給女兒打了95分的高分,剩下5分無非是希望「年輕的她做老闆情緒要再穩定一點,不能對老員工突然發火。」一旁的陳芝妤直說,會把金茶壺八寶冬粉做到名列百年老店,媽媽一聽便笑道:「26、7年後,我不就會變成妳阿嬤現在的角色,成為吉祥物、活招牌了!」
20240301bus001
陳小姐 台北南港

顧客這麼說:清甜湯頭香味足

我以前跟先生約會時都會來吃八寶冬粉,是我們美好的記憶。它的湯頭清甜不濃稠,羹類最愛蝦仁羹,會加辣椒粉,可以增加湯的香氣。我從攤吃到店,搬到店面後,各種天氣都能來吃,比較不會有顧忌。不過她們剛搬來新地點,離鬧區稍微遠一些,需要找一下才找到。

陳小姐 台北南港

金茶壺八寶冬粉店家資訊

  • 地址:基隆市仁愛區仁四路8號
  • 電話:02-24260685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