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職籃攻城獅疑遭掏空 竹科8老闆告悍創背信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攻城獅球迷非常熱情,被評為PLG聯盟最佳主場。(翻攝攻城獅官網)
攻城獅球迷非常熱情,被評為PLG聯盟最佳主場。(翻攝攻城獅官網)
擁有多位竹科老闆支持、國內職籃知名球隊新竹攻城獅驚爆遭掏空!攻城獅股東向本刊投訴,持有球隊56%股權並主導營運的悍創運動行銷公司(簡稱悍創),涉嫌掏空公司上億元,已聯合8位股東向新竹地檢署控告悍創董事長戴汭耘背信。攻城獅前財務長張琨琳與前任監察人陳允懋也分別出面對本刊表示,攻城獅經營不符常規,多項合約簽署涉及關係人交易,嚴重傷害股東權益,盼檢方詳查不法。
20240416fin001
悍創董事長戴汭耘(左)遭控掏空攻城獅,右為悍創的創辦人、戴汭耘夫婿張運智。(翻攝悍創運動行銷臉書)
上週六(4月13日)下午5點,目前PLG職籃戰績第3新竹攻城獅(簡稱攻城獅),在高雄鳳山體育館對戰高雄鋼鐵人,前3節雙方緊咬不放,就算攻城獅一哥高國豪扭傷腳離場,但終場仍116比110擋下鋼鐵人逆襲,收下球隊4連勝佳績。
球隊得意4連勝,殊不知經營卻拉警報,因為累積虧損1.1億元超過一個股本,創始投資的多位竹科大老闆,已決定不參加5千萬元的現金增資,上週由現任董事長陳美玲吃下這5千萬元現增,才暫解攻城獅的危機。
20240416fin001
攻城獅董事長陳美玲(左1)表示,掏空指控是子虛烏有。(翻攝攻城獅臉書)

財務長閃辭 監察人查帳

屋漏偏逢連夜雨,不參與增資的股東們更聯手向新竹地檢署控告,創立以來主導攻城獅營運,同時也是攻城獅最大股東的悍創運動行銷公司董事長戴汭耘,涉嫌背信以及侵占攻城獅上億元資金,「新竹地檢署已召開兩次偵查庭,並約談相關證人,希望檢方能查明不法。」一位攻城獅股東對本刊投訴說明。
20240416fin001
業成董事長周賢穎是攻城獅主要股東之一。(翻攝自陽明交大光電工程學系官網)
2020年,攻城獅創立時就因股東陣容堅強備受矚目,包括業成(GIS)董事長周賢穎、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女婿黃震光、義隆電子董事長葉儀皓獨子葉宗穎,以及群創光電執行副總經理楊弘文等竹科名人投資,還有遊戲橘子、街口支付和新竹貨運3大贊助商,加上竹科在地高收入工程師力挺,就連友達董事長彭双浪都以基金會名義包場做公益,第一年就對外宣稱獲利,並打算朝上市櫃發展,但現在卻爆發營運虧損,股東更聯手控訴悍創掏空,讓外界一片譁然。
20240416fin001
義隆電董事長特助葉宗穎投資攻城獅隊。(總統府Flickr)

踩財務地雷 反應被忽視

根據投訴股東向本刊表示,成立近4年的攻城獅,去年財務長、同時也是《零股投資術》作者張琨琳突然離職,引發前任攻城獅監察人、前瑞士銀行台灣區總經理陳允懋注意,開始針對球隊營運進行稽核,赫然發現疑雲重重。
本刊找上張琨琳,詢問離職原因,他對本刊透露,攻城獅手中有個合約是投資台中潭子運動場館,照合約每個月該場館營收應有6成獲利要繳回攻城獅。但他發現並非如此,「至少有數千萬到上億元的錢沒回來,同時間,攻城獅竟還要支付給負責運動場館營運的行銷公司雷萬鈞員工薪水。」雷萬鈞是攻城獅大股東悍創集團的一員,董事長胡瓏智也是悍創的創辦人之一。
20240416fin001
潭子運動中心位於台中潭子運動公園,2021年11月20日開始營運。(翻攝自教育部官網)
張琨琳質疑,「場館明明獲利,何須再匯錢過去?沒有一家公司會一直給另一家公司錢,根本不合理,也不正常。」滿腹狐疑的他,找上攻城獅營運長毛嘉正詢問,「我問毛嘉正為何這樣?他竟回是同集團,這樣做有何問題?」張琨琳立刻糾正對方,「當然有問題,兩家公司的股東不一樣,我是攻城獅的財務長,當然要捍衛攻城獅的權益;後來他又說是先掛帳,我就問要掛多久?結果對方根本答不出來。」
20240416fin001
由於張琨琳是2022年8月1日才到職,對於任職前簽定的合約背景不瞭解,立刻找上負責簽證財報的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詢問,「結果會計師竟回我,他也不知,我立刻說這樣的財報我不會簽,同時也向監察人陳允懋反應合約有問題,但當時未獲重視。」驚覺自己可能踩到財務地雷的他,去年4月選擇離開。
20240416fin001
攻城獅與雷萬鈞的合約沒有壓日期,簽約的雙方都是胡瓏智。(讀者提供)
張琨琳離職後,陳允懋驚覺狀況有異,與多位股東取得共識後,隨即發動財務稽核。「查核後才發現,負責營運的悍創根本沒有好好經營攻城獅。」陳允懋受訪時說。原來他查核後發現,攻城獅的本土球員薪水是全聯盟最低的,就算第2年曾打進冠軍賽,但第3年成績就墊底。「如果有好好經營,為何遊戲橘子、街口支付和新竹貨運3家知名贊助商跑光光?竹科有100多家廠商,為何沒有一家願意贊助攻城獅?」陳允懋越想越生氣地說。
20240416fin001
街口支付原本是攻城獅的主要贊助商。(翻攝新竹御頂攻城獅Hsinchu Toplus Lioneers臉書)

股東查合約 疑利益輸送

本刊問起陳允懋,為何當時沒理會張琨琳的示警?他則搖頭說:「一開始悍創告知經營非常好,財報也就沒給我看,我因為對籃球很有熱情,所以相信他們,這一點我承認沒有盡責。但實際查了發現,所有雷萬鈞的花費都由攻城獅支付,付給悍創的費用,也沒有相關明細與憑證,財報有問題,負責簽證的會計師事務所當然也有責任。」
20240416fin001
陳允懋指控,攻城獅沒有好好經營,3大贊助商跑光光。
就在陳允懋進行查核後,股東們發現,不僅投資攻城獅成了冤大頭,更離譜的是多項合約都涉及關係人交易。像是攻城獅和行銷公司雷萬鈞簽署潭子運動中心的合約書中,雙方的代表人和負責人,竟都是當時身為攻城獅董事長與雷萬鈞董事長的胡瓏智。「胡瓏智身為利害關係人,不僅合約是自己簽給自己,合約上也沒有任何簽署日期。」該股東氣憤地說。
20240416fin001
悍創是台灣有名的運動行銷公司,被攻城獅股東告背信侵權引起關注。圖為新竹體育館悍創辦公室。
他更對攻城獅與悍創間的廣告代理合約提出質疑,「合約上提到悍創只要廣告招攬成功,攻城獅就應付20%作為酬庸。但負責簽署這份合約的人,竟是同時擔任悍創董事長與攻城獅監察人的戴汭耘,根本沒遵守利益迴避原則。更扯的是,胡瓏智當時也身兼悍創董事,所有悍創代收的門票與商品款項,也未在攻城獅設立後立即返還,利益輸送疑點重重。」
該股東還拿出雙方簽署的合約指稱,「攻城獅和悍創的合約簽署的時間是2020年7月17日,但攻城獅是當年9月17日成立,為何公司還沒成立就可以簽約?還沒成立就可讓胡瓏智代表簽約?」該股東搖著頭說,上述問題在他們改找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查帳後,結案的調查報告寫得清清楚楚。

董座挺悍創 胡瓏智澄清

對於竹科的股東們控訴悍創掏空,本刊致電攻城獅現任董事長陳美玲查證,陳美玲主動回應挺悍創:「掏空指控是子虛烏有。現在我是最大股東,我可以允許他們亂搞嗎?去年攻城獅大虧主要是因為票房不好,戰績墊底就是相對會影響,這是很理所當然,每一隊都虧損,如果有人提告,那就交給法律。讓法律把整個事情公開化、透明化,這個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針對張琨琳指控攻城獅一直匯錢給雷萬鈞,陳美玲表示,「我是大股東,最在意這種事情,現在興風作浪的,都是非常小股的人。公司現金增資已完成,原始股東沒有認的,我全部都認,還有其他人想認,我還不願意讓。如果帳有問題,我會這樣認嗎?錢又不是沒地方花。」
遭到竹科老闆們指控掏空攻城獅的關鍵人物胡瓏智,在被本刊詢問包括潭子運動中心、攻城獅門票與賣紀念衫等收入,為何沒匯回攻城獅?他則反擊回應,「潭子運動中心2021年底營運,但2020年4月台灣疫情爆發後,運動場館根本沒人敢去,當然沒錢可以回到攻城獅。」
20240416fin001
友達董事長彭双浪以基金會名義包場攻城獅的比賽做公益。(翻攝胡瓏智臉書)
至於運動中心合約為何是自己簽給自己?胡瓏智則解釋,「這是個政府OT(營運後轉移)案,本屬於雷萬鈞,是兩家公司合作案,由於攻城獅與雷萬鈞都是我擔任負責人,所以都簽我的名字。更何況,因為是關係人交易,也經過律師及會計師看過合約,全部都經過董事會,股東的指控子虛烏有,而且現在增資已經到位,如果有問題,資金不會到位。」
20240416fin001
即將就任的準總統賴清德(右2)和新竹縣長楊文科(左1)、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左2)一起到攻城獅主場看職籃比賽。(翻攝攻城獅臉書)

增資五千萬 指抹黑爆料

對於攻城獅去年大虧和戰績墊底的問題,胡瓏智表示,「PLG哪一隊不是虧6千萬到1億元?前2年損益兩平,到第3年才大虧,已經很厲害了。3年前養球隊成本大概5千萬元,現在至少要提高2.5倍到3倍,因為以前找3個洋將,現在要找5個(去年放寬洋將人數),一個洋將要花5、600萬元,好的洋將和教練不是馬上有,去年戰績雖墊底,今年已是第3名,戰績本來就高高低低,這樣的批評,根本nonsense(胡扯)。」
20240416fin001
不過,其他股東卻不這樣認為,一位股東透露,攻城獅和PLG成立時碰上疫情,國人不敢出國旅遊,留在台灣觀賞職籃成了週末假日休閒活動,常常出現爆滿觀眾,但目前除PLG聯盟6支球隊,還出現T1職籃聯盟,台灣的職籃已經有2個聯盟,11支球隊。「疫情解封後,國人出國旅遊熱,職籃熱度跟著降溫,加上戰績溜滑梯,現在又爆發侵占、掏空,後續票房能否維持,令人存疑。」
20240416fin001
新竹縣長楊文科(中)大力支持新竹地區擁有1支職業籃球隊。(翻攝攻城獅臉書)
在接受本刊查證後,擔心球隊受影響的陳美玲上週六晚間在個人臉書貼文消毒指稱:「媒體接獲爆料攻城獅球隊有刻意圖利悍創及子公司,內容完全並非事實,攻城獅與悍創間的交易一切都是合法合規、可以攤在陽光下檢視的,為了讓球隊打仗無後顧之憂,攻城獅更在本週完成增資5千萬元,希望球隊士氣不會因為這種抹黑爆料所影響。」挺、反悍創的股東壁壘分明,儘管官司勝負未卜,但股東間已傷和氣,昔日有竹科大老闆出錢出力、熱情相挺的攻城獅,能否走出掏空陰霾,各界等著看。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