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不滿吳東亮強勢主導新新併 吳東進找中信金談合併

mm-logo會員專區時事
吳東進近來在市場找金主當外援,搶救新光金。
吳東進近來在市場找金主當外援,搶救新光金。
520賴政府才上台,國內金融圈受矚目的台新金和新光金合併案竟殺出程咬金。本刊獨家掌握消息,新光吳家老大、新光金創辦人吳東進在市場祕找外援,「吳東進暗中找上國泰金、富邦金和中信金,提出合併新光金的建議,國泰、富邦雙蔡均婉拒,但中信表達興趣。」知情人士透露。據悉,中信金內部已在評估合併案,5月重返中信金董事會的辜仲諒是否藉此大展身手?若中信金、新光金合併案成形,勢必牽動國內金融版圖變化。
20240528fin001
上週二,久未公開露面的新光吳家老大、新光金創辦人吳東進,在新光醫院親自接待來台參加賴清德總統520就職大典的帛琉總統惠恕仁(Surangel S. Whipps, Jr.)一行做健檢,並參觀新光醫院即將落成的正子電腦斷層掃描儀。吳東進未受先前新光金重啟和台新金合併一事干擾,心情相當好。
20240528fin001
吳東亮雖實質掌控新光金,但新壽財務困境不小,讓他很頭大。
20240528fin001

新新併重啟 老大求外援

4月底的新光金董事會上,新光吳家老三吳東亮陣營的新光金副董吳東明(吳金龍三子),聯手新壽副董洪士琪提案:「為根本解決新壽經營困境,壯大新光金規模,指名要和台新金合併。」被吳東進派人馬反批:「當務之急是解決新壽RBC(資本適足率)不足,現在談合併難有議價籌碼,不利新光金股東。」
20240528fin001
新光金為解決旗下新壽接軌IFRS新制,增資壓力不小。
雙方僵持不下,最後動用表決,吳東進派人馬不敵吳東亮派人數優勢,以4票對11票落敗,新光金和台新金合併案再度重啟。5月初,被點名「娶親」的台新金也在法說會上回應,總經理林維俊說:「只要是好併購機會都樂見,也會正面、審慎評估。」
不過,就在外界以為新光金、台新金合併案好事將近之際,卻半路殺出程咬金。本刊調查,吳東進近來心情大好的關鍵,正是他尋找外援有望,「東進董(吳東進)先前在市場積極尋找金主,希望能引進外援,一口氣解決新壽增資、新光金和台新金合併案二大難題。」知情人士透露。
20240528fin001
辜仲諒(圖)重返中信金董事會,外界關注中信金未來動向。
據悉,吳東進這次找外援非常保密,「東進董希望能一擊中的,私下探詢過國泰蔡家、富邦蔡家和中信辜家意願,國泰和富邦皆表態除了不願介入吳家紛爭外,另個關鍵就是認為併購新光金,對國泰金、富邦金沒有加分。」知情人士表示。

中信金點頭 樂觀評估中

相對國泰、富邦婉拒,中信金則是持不排斥的態度,知情人士指出,雙方人馬曾經碰面談合作,「與會人士表示,東進董抱怨老三(吳東亮)對新壽增資案以拖待變,眼見新壽RBC已連續2期不到200%,還被金管會開罰,仍不積極處理…他從未反對新光金、台新金合併,但老三態度卻曖昧不明,合併案也不加速,他擔心新光金未來,希望中信金能出手幫忙。」
20240528fin001
新光金和台新金合併案是否繼續,讓吳東亮相當猶豫。
據悉,中信金和新光金代表會面後,該案已進入中信金內部評估階段。親近辜仲諒人士直言:「中信金在市場上已悶太久,對中信金而言,這是一手進可攻、退可守的好棋。」
中信金是國內第三大民營金控,第一季賺近210億元,旗下中國信託銀行占整體貢獻近6成,台灣人壽占近4成,「台壽保資產規模約2兆元,排名第六,若成功合併新壽,資產規模將一舉逼近6兆元,有機會和第二大富邦人壽互別苗頭,不僅擴大保險版圖,中信金還有望奪下金控龍頭。」該名人士表示。

整併成趨勢 拚市值破兆

攤開中信金年報,中信金總資產約8.3兆元,市值逾7,500億元,若合併新光金後,市值將一口氣突破9,000億元,一舉超過國泰金、逼近富邦金,有機會坐二望一。若以總資產來看,合併後,中信金總資產將超過13兆元,直接超越國泰金,成為國內最大民營金控。
「國內金融市場飽和,遲早得面臨金融整併,大者恆大的趨勢,就算不是新光金,中信金也規劃評估其他投資標的,以壯大自身,力拚今年市值突破兆元。」一名中信金高層坦言。
20240528fin001
若台壽保、新壽合併,將一舉打敗富邦人壽成為壽險二哥。
面對這個可遇不可求的機會,中信金內部樂觀看待合併新光金效益。實際上,中信金若不趁機壯大,就得面臨新光金、台新金合併後被追趕的壓力,一名金控高層分析:「新光金、台新金若合併,總資產將一口氣超過8兆元,逼近中信金,自然讓辜大少(辜仲諒)芒刺在背。」
本刊調查,新光金、台新金都找好財顧公司準備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DD),現在就等吳東亮點頭,推動下一步,「但老三(吳東亮)目前仍躊躇不決。」吳家親友向本刊透露。
「老三現在心情矛盾,遲遲沒決定下一步。他既捨不得新光金,又怕和新光金合併後,會把台新金拖垮,台新金帳上現金也才300億元,難以解決新壽困境,所以老三才會說,後年(2026年)前不考慮合併。」吳家親友說。
20240528fin001

新壽缺口大 難接軌新制

親近吳東亮人士解釋,新壽已連續2期資本不足,「光是去年和今年上半年,就決定現金增資210億元、發公司債130億元,總計要籌資340億元,以力拚今年6月底前,RBC能重回200%。若無法改善,將無法向金管會申請15年接軌過渡期。」
一名金融圈高層指出:「今年4月底,新光金才一口氣將資本額提高到3,300億元,規劃增資超過1,700億元、近110%,就是為新壽後年和IFRS 17(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十七號公報)及ICS 2.0(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接軌新制做準備。」
20240528fin001
新壽副董洪士琪(圖)屬吳東亮陣營,力推新光金和台新金合併案。
說穿了,現在新壽最大的困境,就是要解決接軌前的財務大洞,「新光金大股東勢必得拿出真金白銀,泛新光吳家、洪文棟家族、林登山家族就算按股權比例增資,各大家族也拿不出這麼多錢。」吳家老臣坦言。
原先,吳東亮陣營盤算,卓榮泰內閣走馬上任後,能對新壽網開一面,有機會再度以不動產增值利益及死利差互抵責任準備金二項監理寬容措施闖關,「但新任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至今仍未對此表態。」吳家老臣說。
20240528fin001
無論是中信金或台新金要合併新光金,都要取得金管會許可。右為新任金管會主委彭金隆。

換股喬不攏 闖關恐受阻

另一方面,支持吳東亮陣營的新光金創始大股東家族,期盼新光金、台新金合併後,能解決新壽結構性問題,「但合併案得靠股權交換才能促成,光是換股計價基準,老大、老三就無法達成共識。」吳家親友嘆氣說。
「老三想以市價為基準,但老大要以淨值為基準。若以上週五收盤價計算,約是1股新光金換0.472股台新金,比前年台新金提0.584還低;若以去年底淨值計算,約是1股新光金換0.953股台新金,二者差一倍。老大和老三就曾為計價基準不同,導致合併案破局。」吳家親友指出。
20240528fin001
新壽經營困境,讓大股東家族十分苦惱。(新光人壽提供)
相較新光金、台新金合併案可能因股權交換計價基準觸礁,這次浮上檯面的新買家中信金,雖然銀彈充足,但仍有二關卡要面對。攤開中信金年報,去年底,中信金帳面上現金超過910億元,「但中信金得面臨來自吳東亮陣營反擊,以及金管會態度二項難關。」一名金融圈高層表示。
分析新光金持股結構,吳東進、吳東亮陣營持股相當,雙方各持股約1成,但吳東進陣營在新光金董事會中,僅有5席董事,「4月底,表決和台新金合併案時,吳東進陣營還有人跑票,若吳東進陣營在新光金董事會提出和中信金合併案,能否順利闖關,恐怕得打上一個問號。」市場人士分析。
20240528fin001
新光金和台新金合併案,過去就曾因吳東進、吳東亮對股權計價基準不同破局。(今周刊)

辜仲諒回歸 成業界焦點

若從新光金董事會提案闖關有難度,中信金得改弦易轍,改走敵意併購(非合意併購),中信金是國內握有敵意併購門票的7家金控之一,「若透過市場收購股票,並非不可行,但關鍵是要先和金管會申請獲准。」市場人士表示。
20240528fin001
新光金和台新金若合併,中信金壓力不小。圖為中信金董事辜仲諒。
中信金若循敵意併購模式,按金管會規定,首次投資得採公開收購,未經金管會核准前,不得提早布局;若關係人因財務性投資已持股,不得再主動增加。換言之,中信金雖有門票,但還是要金管會點頭答應。
面對二項難關,中信金內部指出:「併購方式多元,透過增資入股也是可行方式之一,更何況,若推動合併,只要中信金出價高於台新金,為顧及股東權益,難道不選中信金嗎?對中信金來說,就算單純以財務性投資角度來看,新光金股價相對在低檔,是風險相對低的投資。」
今年將滿60歲的辜仲諒,5月正式回歸中信金董事會,這是睽違17年後,他正式重返金融圈。隨著辜仲諒重出江湖,他未來如何在金融圈大展拳腳,也將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
20240528fin001

回應

針對吳東進尋求外援,找上國泰金、富邦金、中信金,解決新壽增資、新光金和台新金合併案二大困境,國泰金、富邦金對此表示,針對市場傳聞不予評論。中信金表示,本公司針對市場個案傳聞一概不予評論。新光金表示,毫不知情,無從評論。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