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觀股市】當所有產業都在談論AI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NVIDIA在股票分拆後仍表現強勢,一度超越蘋果成為全世界市值最大公司。
NVIDIA在股票分拆後仍表現強勢,一度超越蘋果成為全世界市值最大公司。
美國股市近期在NVIDIA(輝達)領漲下持續創下歷史新高,而NVIDIA在股票分拆後仍維持漲勢,一度超越蘋果成為全世界市值最大公司,每天市值增加金額甚至超過一個Intel;另外,蘋果也在WWDC中大談Apple Intelligence,從股價來看,投資人也相當滿意這樣的轉型。

AI熱潮 席捲各產業

在台灣股市,今年以來股價下跌超過20%的台塑,也在股東會上表示,將與NVIDIA共同研發生成式AI石化應用。人工智慧似乎已經成了現階段各大公司支撐業績與股價的魔法咒語。
這樣的情境,很難不讓人聯想到二十多年前的網路熱潮。
當時是網際網路的萌芽期,理所當然,基礎網路設備投資會是當時的發展重點。一度成為全世界市值最大公司的思科,其所生產的網路設備被認為是網路時代淘金者們的鏟子,這點與目前NVIDIA在人工智慧時代的定位相當類似,也因此,兩家不同時空的指標性公司,時常被拿來做比較。
思科生產的網路設備是當時網路時代必備的工具,營收成長率在1998年、1999年與2000年分別為31%、43%與55%,產品毛利率則是高達65%左右。回顧當時的媒體報導,思科的地位相較於現在的NVIDIA可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前車之鑑 思科暴起落

然而正是在這樣的亮眼表現下,思科股價在2000年3月創下歷史新高後一路下跌,到了2000年底下跌超過50%,但其實在2000年這一年,思科的營收成長率高達55%。為什麼會如此呢?
最主要原因在於,思科這樣賣鏟子的公司,獲取了網際網路市場中最多利潤,但相對的,網路淘金者在當時能夠真正賺錢的屈指可數。所以,當市場開始對這些淘金者的投資金額縮手,淘金者自然也就沒有辦法購買更多鏟子。
事後來看,思科在2001年的營收成長率驟降到18%,更提列了鉅額跌價損失,這讓思科當年的毛利率直落到49%,同時也在這一年出現上市11年來的首度虧損。
這並不是說NVIDIA一定會步上思科的後塵,但當有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大談人工智慧,卻只能看到賣鏟子的公司賺大錢,或許就應該要提高一點風險意識了。
王伯達new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