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相人間】鬼是人搞出來的 台北市錦新大樓探查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錦新大樓管委會主委周朝陽在大樓牆面掛上「我要活下去」的看板,希望尋死者看到後能轉念。
錦新大樓管委會主委周朝陽在大樓牆面掛上「我要活下去」的看板,希望尋死者看到後能轉念。
台北市中山區的錦新大樓,其前身時代大飯店經歷2次大火,1984年死亡19人、1996年死亡2人,加上2010年發生情侶雙屍命案,新聞推波助瀾下,被冠上「台北市第一凶宅」的稱號。此後每逢鬼月,該大樓的靈異故事以訛傳訛、穿鑿附會,透過網路不斷傳播,讓這棟大樓又被稱為「最猛鬼樓」。近年,更有諸多尋死的人前往錦新大樓跳樓,光2023年就多達6件,1件未遂,自殺者皆為外來者,非大樓住戶。
錦新大樓有人住嗎?為何成為自殺熱點?這裡有沒有鬼?我們採訪多位大樓住戶,試圖一探究竟。
正午時分,陽氣旺盛,錦新大樓頂樓的小廟正在做法事,乩童起乩,幾個宮廟人士拿法器誦經唸咒,將頂樓各個角落巡視一遍,刻有經咒的奇怪相框、樓梯間不知道拜什麼的小香爐,皆視為招引不祥事物,通通收走,小廟今日迎關聖帝君為主神,土地公與觀音菩薩在側,要護佑錦新大樓安寧。
錦新大樓真有鬼嗎?我們跟宮廟人士抬槓。一位大哥興致來了,講起鬼故事。去年10月、11月,連續六件外地人跑到錦新大樓跳樓自殺,新聞一出,地方上十多間宮廟震驚,覺得沒面子,因此聯合進行法事要安定人心,請鍾馗來此遶境。大哥話越講,鬼故事越編越玄:「有一頭牛精怪啦,作威作福,以為自己很大尾,結果被我們劈破腦袋流出綠汁。」又講起自殺者皆是被妖蠱惑,讓我們聽得一愣一愣。
20240916pol002
錦新大樓頂樓小廟原本供奉土地公與觀世音,據說神明尊數以三為宜,故再迎關聖帝君做主神。

惡火奪人命 鬼故事流傳

網路上查錦新大樓,幾個稱號:「台北市第一凶宅」「最猛鬼樓」映入眼簾,YouTube還有多支靈異影片是到大樓內探訪。鬼故事好編,是錦新大樓的特點,電影《鬼天廈》即取材自此。鬼故事的源頭,必須從一九八四年的大火說起。
錦新大樓位於台北市中山區錦州街、新生北路二段交叉口,與酒店林立的林森北路相隔不遠。前身為時代大飯店,2樓目前營業的迷你倉庫曾為飯店大廳、餐廳,有一條橋廊連通新生北路,做為迎賓入口,讓大樓顯得更為特殊。1984年因電線走火,加上玻璃帷幕設計無法排放濃煙,造成19人死亡、49人輕重傷,其中死亡的3人,是受不了高溫濃煙跳樓而死,該大火當年震驚台灣。爬梳當時報導,造成重大傷亡的主因,在於飯店以分層方式經營情色行業,為了不讓客人擅闖,各樓層不連通,連戶外逃生梯門口都鎖死,屬於人禍。
錦新大樓於1984、1996年各發生一次大火,並登上報紙頭條,也曾發生情侶陳屍套房而上新聞。(翻攝國家圖書館全國報紙影像系統)
到1996年,因6樓遭縱火,造成2人死亡,61人受傷。接著2020年,11樓某戶瀰漫臭味,鄰居受不了報警,警消破門後,發現一男子太陽穴中彈,與同居女友相擁在床上,已死亡多日,所謂的臭味是屍臭,被稱為「雙屍命案」。非自然死亡的新聞一多,錦新大樓也就有了許多鬼故事,並且訛傳訛,不相干的事件也拿來穿鑿附會。例如一1986年女子跳樓壓死賣燒肉粽的小販,因流傳甚廣,稱為「燒肉粽自殺事件」,常被誤指發生在錦新大樓。其實,是發生在距離200公尺外的林森觀光大樓。
錦新大樓去年發生的最後一件自殺(未遂)事件是17歲憂鬱症少年,因父母吵架、加上與女友分手,從新竹搭車到台北尋找自殺地點,一度前往中正區某大樓,因門禁上不了頂樓,轉往沒門禁的錦新大樓,被隔壁社會住宅工地的工人發現後報警攔下。

外牆掛標語 我要活下去

「底下的氣墊都鋪好了,幸好有攔下來。」里長舒贛臺感嘆,告訴我們其實跳樓自殺者,遠比新聞報導的還多。他是基督徒,不信有鬼,但跳樓事件一多,也讓他不免「感覺心裡毛毛的」。為避免再有人跳樓,他募款七萬多元為錦新大樓裝設門禁。台北市政府也在今年7月架設防墜網。中山二派出所所長陳易典表示,新聞報導的推波助瀾,是造成尋死者刻意前往錦新大樓的原因。陳易典提到,一位跳樓死亡的男子,調查其手機確認身分時,「他的手機搜尋Google:哪裡可以自殺?顯示的搜尋結果是錦新大樓。」
20240916pol002
正午時分,尊王府的乩童進行迎神儀式。
錦新大樓的外牆掛著一幅鮮黃色廣告,上頭標語「我要活下去」,是69歲的周朝陽掛的。典故來自電影《我要活下去》,描述前奧運冰上曲棍球選手受困雪山8天奇蹟獲救。「我一個親戚孩子,他讀國中的時候曾經想自殺,找地方的時候,剛好有同學叫他,2人聊起來,他就忘了這件事情,所以自殺是一時衝動,假如有人拉一把,給一個心靈慰藉,念頭就消失了。」周朝陽說。他希望來自殺的人,看到標語能轉念。
他持有錦新大樓2戶,是包租公,不住在這,去年受住戶推派接任大樓管委會主委。從事房地產廣告的他,為人有素樸正義感。1997年白曉燕綁票案發生時,他曾將竄逃的陳進興等3人的大頭照放上廣告看板,供大眾指認;今年新北市發生「乾哥乾妹校園割喉案」,他也將2位學生大頭照放上看板,由於助長仇恨,經勸阻後撤下。他去年檢查出血癌,時間點與接任主委相近,問他可會覺得毛毛的?「不會,心存善念啦。」廣告標語也是自己抗癌的精神喊話。
20240916pol002
里長舒贛臺為消除自殺熱點,主動募款7萬多元為錦新大樓裝設門禁,他表示有3萬5千元為台北市議會副議長葉林傳捐贈。
周朝陽這輩子不曾想過自殺。幼時家貧,母親心臟病過世,父親付不出醫藥費給醫院,只好偷搬母親遺體搭計程車回家,路上他跟母親講話,假裝人還活著,避免司機發現。他從小成績好,建中、師範大學畢業,出社會後從事房地產廣告業,不料在1980年代遇到建商倒閉潮,原本開賓士、擁有十多家公司的他,被建商倒帳倒到只能睡工寮,靠撿寶特瓶換錢吃飯,老婆也跟他離婚,熬了10年才東山再起。

管委會失能 缺錢難維護

老先生人生經歷驚心動魄,講起當時他向建商要債,對方找竹聯幫堂主助陣打算不還。「他以為我會嚇到夾著尾巴走人,那堂主還帶著槍喔,我就跟他講一句話:『其實我很想自殺,沒有勇氣,自殺保險又不賠,乾脆你一槍把我打死,我孩子還有錢可領。』那堂主愣住,傻了,欠我錢的建設公司董事長說:『這周老闆頭殼有問題,來來來,我們等一下喝酒去。』開一張六萬多元的支票給我,其實他欠我十幾萬元,我想說就算了。」
20240916pol002
大樓內偶見一些住戶為保平安而刻意張貼、懸掛的宗教事物,5樓電梯口外即被貼上了蓮花海報。
錦新大樓因為曾是飯店,內部是旅館格局,在裡頭行走,長廊盡頭轉彎還是長廊,繞著繞著很難判斷方位,一扇又一扇的門,多為7到10坪的小套房,可以想像當年飯店榮景。走廊窄小,天花板也低矮,偶爾見到住戶為保平安在門上掛的神像與符咒,燈光昏暗下,多少有一點恐怖電影的味道。大樓外還有停車塔,已廢棄多年,戶外逃生梯的出入口雖然開放,但逃生梯朽舊搖晃,行走極為危險,到二樓時更是斷裂,無法抵達一樓。停車塔與戶外逃生梯都待拆,但管委會沒錢。
為何沒錢?周朝陽形容:「人謀不臧嘛,問題不在鬼,是在人,人在搞鬼嘛。」錦新大樓共309戶,說起來,每戶繳一筆管理費,不至於連門禁感應裝置都裝不起。周朝陽解釋,大樓產權複雜,1樓與地下1樓屬於旭耀資產公司,多年前管委會曾與旭耀簽約,約定每年付6萬8800元通行費給旭耀,但從沒繳過,後來旭耀申請支付命令,管委會的錢因此被法院扣光。由於錢繳了也是被扣掉,住戶們便不繳,管委會就此失能。
缺乏管理的情況下,各樓層都堆積雜物占用公共空間。為此,周朝陽花了不少時間心力清除樓梯間堆積的雜物。他跟我們提到,頂樓洗衣房數台投幣式洗衣機使用公共水電,但不知經營者是誰,收入流向不明。這情況同樣也出現在大樓廣告,過去都掛選舉看板,但廣告費用誰收了?至今仍不清楚。

同鄉會宗祠 多穿鑿附會

錦新大樓的鬼故事太多了。曾有外送員在臉書靈異公社發文表示電梯不受控,逕自降到地下1樓,門打開只見一堵白牆。我們實際探查,因B1屬私人資產,並未開放通行,經樓梯下樓會看到禁止進入的公告,而電梯B1按鈕按下並無反應。
6樓的宿遷會館,也常常被編成鬼故事。該會館屬於宿遷同鄉會,內部設置各姓氏聯合宗祠。隨國民黨來台的江蘇省宿遷人,有些人沒有後代,過世後由同鄉會祭拜,同鄉會成員的後代也可將長輩牌位安放於此。該宗祠常被外人肆意入內拍攝,捏造故事,說是祭祀大樓火災的亡者、跳樓自殺者。
20240916pol002
大樓主委周朝陽表示,6樓宿遷同鄉會的宗祠屬於私人產權,盼外界不要再隨意進入拍攝。
該同鄉會在臉書經營粉絲專頁,固定發表會刊,已達167期。電話聯絡同鄉會理事長陳慧珍,她表示祖先遺訓是做人做事低調,因此不願露面受訪。宗祠是她的父親陳雲衢提議成立,父親95歲過世。電話中陳慧珍說,許多同鄉會成員多次澄清,但每到農曆7月,「就會再編一次鬼故事,編到連錯誤的地方都一樣,我們後來放棄了,就讓他們編吧。」祠堂雖是半開放、僅一簾幕遮蔽,但相當於住家內部神明廳,屬於私人產權,若有人擅闖,同鄉會將提告。我們詢問陳慧珍,可曾考慮將宗祠遷移,避免外人侵擾?「沒有經費呀。」活人要住,需要錢買房,列祖列宗的牌位也是如此。
時事評論者管仁健曾撰寫專文〈台北的「猛鬼大樓」被搬家了嗎?〉指出多家新聞媒體報導把「燒肉粽自殺事件」誤植於錦新大樓。同樣錯誤的報導內容一再出現,彷彿複製貼上,時間一久,連錦新大樓住戶也信以為真。而相關新聞透過網路快速推播,也造成錦新大樓成為自殺熱點,形成模仿效應。
20240916pol002
新大樓緊貼錦州街的陸橋,1樓騎樓店面並未出租,氛圍很是蕭條。
長期參與媒體改革的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管中祥表示,新聞媒體報導應進行查證,取得資料與發表新聞前也應核實。「如果不是原來地點或是真實地點,這對當地人是非常不尊重的,對讀者也不尊重。新聞報導最基本的就是事實,若連事實的查證都沒有,就會造成傷害,對亡者、居民甚至當地房價,這些錯誤的事實會出現影響。我常在課堂上提醒同學,蒐集到的資料必須經過確認,不是看到別人寫的它就一定都是對的。」

暗影藏樓鳳 出入者複雜

下午時分,我們隨機與住戶攀談。一位外送員回家躲太陽吹冷氣,他說從沒見過鬼,租這裡是因為林森北路店家多,外送單也多,工作方便。一位媽媽知道我們是記者,要我們別亂寫鬼故事,免得又有人跑來跳樓。「我最近問我兒子,是隔壁住色情行業的人恐怖?還是自由落體(跳樓)的人恐怖?我兒子說自由落體比較恐怖。」
所謂的情色行業,是一樓一鳳。外界看錦新大樓鬼影幢幢,其實裡頭活色生香。一位越南女子推著餐車離開錦新大樓,見我們攀談,緊張地說她只是送餐給同鄉朋友,問我們:「你們是警察嗎?」據我們了解,這裡的房租與鄰近大樓相較,不算特別便宜,每月1萬5千元,並且一有物件就秒殺,大多是被樓鳳經營者租走。
20240916pol002
錦新大樓因鬼故事背景而成為自殺熱點,為終止跳樓的模仿效應,各界紛紛提供協助。法事完成後,台北市政府也在頂樓裝設防墜網。
根據多位地方人士說法,樓鳳們的國籍有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多為逃逸外勞,也有打著SWAG情色主播的台灣人在營業。錦新大樓的出入很頻繁,除嫖客外,還有人專門為這些不能見光的女子們送物資。也因此,1樓通道6支監視器正對大門,乃是情色業者為了監控外面狀況而裝設。大樓門口管理員說話謹慎,僅告訴我們常有移民署盯哨,抓過不少人。「我都跟移民署的人講,追人不要追到頂樓,萬一情急之下跳樓怎麼辦?所以他們都在1樓盤查。」
65歲的方鏡盈是計程車司機,住錦新大樓已6年。第一年租屋,房租1萬2千元,因為樓鳳的關係,想租錦新套房並不容易,他是透過介紹才租到,但算了算,「房租拿來付房貸還有剩,能買房還是比較好。」台北房子貴到買不起,但他運氣不錯,隔年花500萬元買到這間房。「前屋主是一個老太太,房子的牆壁她都掛畫。」搬入後,他省錢沒重新裝潢,壁紙沒換,所以牆上有畫框痕跡,家具也沿用,只買了床、電視、電冰箱。

住戶抱不平 有心人操作

隔壁住色情行業恐怖?還是有人來自由落體比較恐怖?「我這一層都是呀。」方鏡盈指了指,對面加上左右,一共3戶。「隔壁是色情行業比較恐怖,自由落體不會常常發生。」那晚上聽得到叫床聲嗎?「聽得到啦,我跟你講,我是善良人家呀,搭電梯回家的時候,看刺龍刺鳳的,或是一個大光頭在敲隔壁的門,你不會覺得恐怖嗎?我生性膽小。」看過樓鳳的小姐嗎?「以前這個很漂亮,她來敲過我的門,借東西。」那你晚上睡覺會不會心癢癢啊?「我有個逗陣(情人)的啦,而且都六十多歲了,不會癢啦。有個雞頭(情色仲介)還常常叫我的車,說他老婆被抓,要我載他到宜蘭看守所繳錢。」
方鏡盈年輕時從事房地產,結婚時在台北買房,後來到中國工作,做過房地產營銷總監、副總經理,因兒子混幫派還吸毒,6年前回台灣打算好好陪孩子。雖然房地產經驗豐富,但年紀大沒人要請,乾脆開計程車。孩子回到正軌,只是他跟老婆相隔二地太久沒了感情,於是離婚。「沒回台灣或許就不會離婚。我是淨身出戶,賺的都給前妻,男人要有責任,夫妻感情好壞一回事,人家好歹幫你生2個,我在中國18年,孩子都是她在照顧,這樣想心裡就會平衡。」
20240916pol002
方鏡盈說,前屋主過世後,子女為分產,繼承後立刻將套房賣給他。
他在這住了6年,從沒見過鬼。「人是最大的鬼啦。」他認為鬼故事都是有心人士刻意操作,想壓房價趁機收購。「吵了這麼多,誰見過?最衰的就是隔壁社宅,莫名其妙死了2個人(跳樓)在工地,就算有鬼,鬼也沒錯,鬼沒有出來嚇人,錯的是那些有心人士,錯的是新聞媒體,因為從沒寫過好的。」他講話直言不諱,像是要為住戶們打抱不平,「我看《台灣啟示錄》也報導過,電梯他媽的有時候會停?哪部電梯不會故障?電梯會慢,但不會突然停在中間,我這6年沒碰過。有人說按電梯不受控跑到10樓,那到底有沒有常識?上面有人按一定先上去。這叫作靈異事件嗎?媽的有病!」

頂樓最熱鬧 跨年煙火時

他提起許多住戶都期待都更,自己買下套房,看的是生活便利地點好,有公園、近捷運、麥當勞走路1分鐘、停車也方便,更看好哪天都更賺一筆。「就算我死了,這棟早晚要都更,讓我兒子來等,現在1坪50萬元,都更後變一百多萬元,就算要再出30萬元,我還賺40萬元,10坪等於賺400萬元,媽的,我開計程車也賺不到400萬元!」是了,人最該怕的不是鬼,而是窮。
20240916pol002
曾有2位自殺者跳樓後墜落於錦新大樓隔壁的社宅工地,亦有一位自殺者跳樓時撞破遮雨棚。
頂樓的小廟後方,有一間小屋,小屋門上貼著一張符咒,據住戶說,該小屋在飯店時期是瞭望台,後來有人占住。在偶然的情況下,我們認識了占住的人。阿米(化名)是原住民,年約70歲,工作一直是清潔工。他說當年飯店火災後,曾進入打掃,「進去的時候,灰燼很厚,淹到腳踝以上,很難掃,給的工資也不多。」火災後重新裝修,低價拋售套房,他不在意這裡死過人,也買了一戶,並接媽媽同住。「年輕不懂存錢,也存不了錢,後來付不起貸款賣掉了。」那時他有一個孩子要養,母親又得癌症,無處可去的情況下,一位持有錦新大量套房的大戶,建議他住頂樓小屋,他就住了進去。母親過世後,他沒錢搬離,一直住到現在。阿米說貼符咒的原因,是有次半夢半醒間看到模糊人影從地板上浮起,後來心裡不安穩,於是宮廟來遶境時,便請人貼上符咒。
住頂樓的阿米從沒想過自殺。「其實最多人到頂樓的時候,是跨年的時候,因為其他大樓外人不能進去嘛,所以這附近的人都來這裡看煙火,很熱鬧,大家也都很快樂,煙火很漂亮呀,看到煙火的時候,會覺得人生還是很有希望的。」
★鏡週刊關心您,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安心專線:1925(24小時)/生命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