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基隆市八斗子半島,主打親子同樂、全台唯一有山有海的博物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驚爆霸凌事件!
【新聞傳真】員工想請假竟飆罵乾脆退休 國立海科館長遭控職場霸凌

明年開幕即將屆滿10年的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簡稱海科館,隸屬於教育部),竟鬧出職場霸凌事件!本刊接獲爆料,有多個錄音檔指向外部形象專業的海科館館長陳素芬,經常用高分貝音量飆罵部屬,動輒以情緒字眼交辦工作事項,員工想請特休,竟狠酸:「不是剛休過又要休,乾脆辦退休!」對員工依規定受訓,也冷回「我這裡不是培訓機構」打回票,有科員因長期處在負面環境下,出現身心疾病。教育部已在10月初接獲陳情,目前正在調查當中。

本刊接獲爆料,海洋科技博物館館長陳素芬長期來在內部會議上,經常以高分貝咆哮的方式交辦工作事項,不少科員皆遭受過她的辱罵,但是都隱忍未發,直到近日,有科員出現嚴重的身心疾病,引起內部議論紛紛,整起事件才曝光。

「把個人情緒帶到館務,員工已經忍無可忍了!」爆料人士指出,陳素芬2019年接任海科館長以來,經常把績效列為首位,但陳對員工管理卻經常夾帶個人情緒,讓底下主管長期處於她的精神壓力下工作,有些當初在創館時喜歡海科館環境的公務體系員工,更寧願請調其他單位,「明明在這麼歡樂健康的博物館上班,職場人際從屬卻是有毒的!」
會議錄音檔 高分貝斥責
本刊取得多段內部會議的錄音檔,陳素芬不只一次指責科員痛罵博物館的業績差,「沒有績效,大家就是看著辦!」還以此為由不准館內獸醫師參加法定例行的受訓,陳素芬說:「離譜!真的離譜到不行!竟然跟我說整年度都在受訓,那你就不要來這裡!我這邊不是人才培訓機構,你聽懂沒有?我這裡不是人才培訓機構!再講一次!海科館不是人才培訓機構!」

她甚至在工作會議中,高分貝斥責申請休假的員工:「你在博物館工作,又不是在一般的機構做,你在博物館工作,它就有淡旺季,就這麼明顯,啊不然怎樣?」還搬出教育部說,部會都宣導應該在暑假、立法院開議前出國,在旺季就不該請假,「3月底才剛回來,然後你5月初又要再去,啊不然是怎樣?那你就不要回來了啊!你就乾脆就退休算了!那是不是時間更多!」最後直接裁定,「這個事情再講啦!我暫時不同意!」否決員工的休假申請。
談工作事項 飆罵式溝通
不僅如此,陳素芬在開會時也經常無法心平氣和與同仁談話,尤其在交辦工作事項時,經常以飆罵方式溝通。最離譜的是,疑似還曾為了績效或經費問題,下令不做原本要定期保養維護的空調等設備,看不下去的基層幹部一度提醒:「現在妳不換的話,這個空調就好像人的呼吸,就卡卡的,它就卡在那邊。」結果反遭陳破口大罵:「我請你去試,是我聽你的,還是你聽我的?」但該幹部仍擔心,若不保養維護恐無法通過環保局檢測,「他(環保局)是可以罰錢的」,結果陳素芬卻直接反嗆:「環保局來說,我立即改善!可以嗎?」「沒、關、係!(罰錢)你就找我!」

陳素芬也不太容許同仁對工作問題提出說明或解釋,像是海科館的智能館先前發生水池漏水,基層員工議論品質出包的主因,恐是當時工程預算縮減又加上趕工所導致,目前海科館也正與廠商在訴訟當中。陳為此在內部會議上質問水池漏水情況,但當員工正要回答:「報告館長,是…」話說到一半,卻馬上被陳打斷,不滿回答不夠快速,當場暴怒:「我講話都不用回應喔!我聲音不夠大聲喔!」「下次,我只要問,再不出聲,你就不要開了!你就下去!」讓氣氛頓時相當緊張,其他員工也不敢多言。
這起水池漏水事件,也引起陳素芬與下屬間的專業認知摩擦,她十分不耐地問道:「你不是說養蝦子都漏水,那現在怎麼做?」「那你蝦子放到哪裡去?」員工回答已把蝦子冷凍起來,並作為飼料餵魚,但陳聽到這樣的回答似乎很不滿,說話聲音逐漸拉高:「餵到哪一些魚?記錄有嗎?你確定、你在記錄有看到有寫嗎?」並質問:「它(蝦子)不會壞掉嗎?」「那它要不要剝皮?它要不要剝皮?你要變飼料要不要剝皮?」讓員工有點不知所措,戰戰兢兢地回答:「跟館長報告,它是全蝦,全蝦餵食不用剝皮。」

接著,陳素芬則問起藻類培育蝦的問題,「不是有一個什麼生殖藻,那些藻類去養蝦子成功,那些藻類你現在放在哪裡?藻類咧?」科員回應,藻類培育技術是蝦苗時期才需要,目前館內也有另外在做培育;陳追問:「這個東西是不是應該可以去申請專利啊?」但科員則回答:「還不到那個程度吧…」「跟館長報告,這個沒有專利…」陳不耐地繼續問:「為什麼還沒有到那個程度?」科員只好解釋:「這個技術已經發展很久了,藻類培養技術,所以基本上來說,它其實不是一個技術面…」
外在形象好 實際不一樣
爆料人士向本刊表示,陳素芬外在形象好,海科館在近年也做出不錯成績,但那些正向、有活力的形象背後,卻是建立在員工長年被霸凌、咆哮的痛苦之上,館長長年來一直無法理性溝通工作事務,時常用語帶不滿的口吻向同仁說話,讓大家非常懼怕,但礙於對這份工作的熱誠,才會不斷隱忍下來,也未走申訴管道,不希望海科館受到負評,也怕被館長秋後算賬,直到近日有同仁發生嚴重的身心問題,才讓大家意識到這件事不該再漠視。

事實上,陳素芬的學經歷佳,5年前從基隆市教育處長接任海科館長時一度備受矚目,當時交接典禮上,時任基隆市長林右昌及地方民代等均親自到場,顯示陳素芬與基隆府會關係並不差。上任館長後,她多次高調喊出要讓海科館營運更上層樓,還標榜「週週有活動、月月有議題、季季有亮點」。
陳素芬曾經接受多家媒體專訪表示,自己是土生土長的基隆人,盼為海科館帶來新生。只是沒想到,如今卻爆出飆罵、咆哮科員的霸凌醜聞,與她過往的形象完全是兩個樣,人前人後的風格差異,也讓教育部高層聽聞之後相當訝異。
教育部陳情 目前調查中
雖然現行法律對職場霸凌的定義無明文規定,但從過去法院在個案表示的見解,例如新竹地方法院一○○年度竹勞小字第四號民事判決中,指「職場霸凌乃意指在工作場所中發生的,藉由權力濫用與不公平的處罰所造成的持續性的冒犯、威脅、冷落、孤立或侮辱行為,使被霸凌者感到受挫、被威脅、羞辱、被孤立及受傷,進而折損其自信並帶來沉重的身心壓力。」陳素芬的行徑,恐怕已構成霸凌的要件。

職場霸凌常是來自管理部門長期忽視及默許,或誤認成職場霸凌只是個人問題。教育部十月初已接獲海科館霸凌陳情案,相關單位應盡速調查,由公部門帶頭做起,建立良好的職場環境。
陳素芬: 只是口氣嚴厲 主管實在很難當
對於被指控霸凌,本刊致電詢問陳素芬回應,她表示,這當然不是霸凌,或許口氣有點嚴厲,但那是堅定而不是在罵同仁,她的哲學是大家都是一個Team,關起門來就應該「敞開心胸」去講怎樣是不OK的,否則不講的話就是鄉愿。
至於有員工請假未獲准,她表示,博物館員工都是領納稅人的錢,雖然每個人有自己的權利,法律也有明定,但這是一個公共服務事業,當然要考慮淡旺季問題做休假安排,「你不能只想到你自己,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但這樣的言詞若被覺得是霸凌的話,那她實在覺得主管很難當。
★ 《鏡週刊》關心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性侵害、性騷擾,請立刻撥打110報案,再尋求113專線,求助專業社工人員。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