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挑戰中國無人機霸主地位 美台組非紅供應鏈抗衡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為了打造無人機非紅供應鏈,美方積極尋求台灣業者合作。
為了打造無人機非紅供應鏈,美方積極尋求台灣業者合作。
無人機在烏俄戰爭大出鋒頭,屢屢重創對手軍隊,已成為不對稱作戰利器。近年中國軍力崛起,中國大疆更掌握全球無人機7成市占率,擔心印太地區戰力失衡的美國,正尋求在亞太地區部署大量無人機合作夥伴。本刊調查,近2個月來,美台軍工業緊密接觸,希望一起打造非紅(非中國製)無人機供應鏈,能否力抗中國主導的無人機霸業,備受矚目。
20241022fin001- (2)_2024-10-22.jpg
上週,美國陸軍協會年度會議暨展覽會登場,台灣國防產業協會組團參展,包括雷虎科技等業者都熱烈加入。(翻攝idefinternational X平台)
上週一(14日),一年一度的美國陸軍協會(AUSA)年度會議暨展覽會在華盛頓盛大登場,向來是全球最大國防展的AUSA,每年都吸引各國軍工業者踴躍參加,除了來自台灣的雷虎科技秀出旗下無人機與無人艇等商品,會場內也有不少來自台灣的軍工業者穿梭其中。

頻繁交流 談供應鏈合作

「這次不僅雷虎參展,還有台灣國防產業協會,以及台灣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組團,與美方軍工巨頭互動,雙方重點都放在美台無人機合作上。」知情人士對本刊透露。
本刊調查,除了檯面上的熱絡互動,美台無人機業者私底下更是如火如荼交流,在美國在台協會(AIT)安排下,過去2個月,美國已有2批人馬來台與軍工業者進行交流,9月23日更在台北君悅舉辦台北國際無人機論壇,由美國商務部率26家業者,與台灣上百家無人機供應鏈業者洽談合作,AIT處長谷立言也親自出席。
20241022fin001- (9)_2024-10-22.jpg
美國軍援台灣4架MQ-9無人機,有助掌控周邊海空域共軍動態。(翻攝美國國防部官網)
翻開來台的美國軍工業名單中,赫然發現,除了國防部官員,還有全球第四大軍工業者、生產B-21戰略轟炸機,與全球最昂貴RQ-4全球鷹無人機的諾斯洛普格魯曼(Northrop Grumman)外;還有生產MQ-9B「空中衛士」無人機的通用原子航空系統公司(General Atomics Aeronatical);和生產「彈簧刀」攻擊型無人機的空境公司(AeroVironment)通通在列。
「這次美國頂級無人機製造商『傾巢而出』,意在打造台灣成為亞太區的無人機供應鏈中心,代表美台雙方正準備與中國無人機業者展開轟轟烈烈的軍備競賽。」中國媒體這樣形容此次的台美會師。

簽備忘錄 追求加速量產

相隔一週後,9月底,美國奧克拉荷馬州能源廳長Ken McQueen率領8家無人機業者來台尋求供應鏈夥伴,在AIT與經濟部的牽線下,台灣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主席、漢翔董事長胡開宏,代表台灣與奧克拉荷馬國防產業協會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20241022fin001- (3)_2024-10-22.jpg
台灣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主席、漢翔董事長胡開宏(右2)代表與奧克拉荷馬國防產業協會簽訂MOU。(翻攝漢翔公司AIDC臉書)
「美國近期積極來台洽談合作,目的就是打造『無人機的非紅供應鏈』,尤其是中美對抗局勢升溫,讓美國過度依賴中國無人機的問題更加凸顯。」一位參與會議的台灣無人機產業高層說明。
究竟這次美台雙方在論壇中討論了哪些問題?一位參與台美無人機論壇的業者透露,「這次會議有3個重要方向,第一是規模化。第二,量產速度要快。烏克蘭(戰爭)不知道什麼時候結束,甚至有擴大跡象,美國從『複製者』(Replicator)到『複製者二』計畫,都是要做非常大量的無人機,且不管從天上、水面、水下未來都要大量部署。因應這需求,如未來不快點完成研發生產,恐怕美國在整個印太地區,特別是島鏈這邊,在數量上無法與中國人民解放軍匹敵。」
20241022fin001- (5)_2024-10-22.jpg
無人機在現代戰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圖為烏克蘭以無人機攻擊俄國坦克。(翻攝X平台)
「第三則是銷售對象需要控制。以先前黎巴嫩爆發bbcall爆炸案為例,若要做生意,美國要求選邊站,因此也要求負起全球安全責任,你不能生產一大堆東西以後四處流竄給任何人用,如果無人機到恐怖分子或是敵營的手上,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該業者說。

技術差距 中製市占7成

為何美方會如此緊急找上台灣業者,全因中國無人機產業已具全球主導地位,尤其是擁有全球高達7成市占率的中國大疆更是最大供應商,就連美國本身也相當依賴,美國德州警局與治安單位使用的966架無人機當中,就有879架是由中國大疆創新生產,剩下的87架非大疆無人機中,也有56架是中國或與中國關聯高的公司生產,讓美國官方相當緊張。
20241022fin001- (6)_2024-10-22.jpg
中國業者大疆主導無人機市場,全球占有率高達7成,圖為大疆無人機生產線。(翻攝大疆YouTube)
「大疆的無人機實在太厲害了,不但台灣的技術遠遠落後,就連美國的無人機廠商也沒辦法跟大疆競爭。」不願具名的台灣業者說:「據美國無人機專家Travis Waibel的分析,美國無人機在技術、可靠性和操作安全性上,仍落後中國3到5年,價格卻比大疆同級產品高出3到6倍,光靠美國自己根本無力競爭。」
不僅烏俄戰爭引發美國不安,中國近年來軍力大幅成長,加上掌握全球無人機生產與技術的主導地位,深怕印太地區與第一島鏈戰力失衡,遭受中國巨量無人機威脅,美國國防部去年開始推動「複製者」無人機計畫,目標就是在印太地區部署千架低成本無人機。今年9月底,美方又進一步啟動「複製者二」計畫,進一步提升反無人機作戰能力。

資安疑慮 美軍率先停用

「擁有半導體與資通訊(ICT)最強製造實力的台灣,自然成為美方極力爭取的對象。」台灣無人機業者直言:「台灣的消費性產品,從筆電、桌機代工領先全球,無人機需要大量生產,台灣很顯然是可合作的對象。韓國雖也被提到,但韓國因戰略上與中國仍有模糊地帶,決心與程度上不如台灣明確,因此台灣更受到青睞。」
其實,美中雙方針對無人機已過招多年,2017年8月,美國軍方就以中國無人機有竊取國家機密的資安問題,宣布停用所有大疆產品;2020年,美國商務部更把大疆列入實體清單,確保大疆無法再從美國拿到無人機零件和技術,隔年還禁止美資購買大疆股票。
今年6月,美國眾議院進一步通過「國防授權法案」,禁止中國無人機製造商大疆在美國銷售。「沒想到,該法案竟然遭消防隊長協會、執法無人機協會、機載公共安全協會,和其他美國公共安全團體反對,參議院最後被迫刪除禁止大疆無人機的禁令。」科技業者說。
正因美國準備透過「複製者」與「複製者二」大量產製無人機,甚至找上台灣業者合作,中國也非省油的燈,竟提早一步於去年7月宣布管制無人機出口。包括對部分消費性無人機和無人機專用的發動機、無線電通信設備等產品和關鍵零件實施為期2年的出口管制,不允許將任何無人機出口用於軍事目的。

聯盟統合 打造亞太中心

今年7月,中國政府宣布調整無人機的管制,將高精度測量設備增列為管制範圍,取消特定消費級無人機的臨時管制。「中國從去年宣布無人機零件也列入出口管制,除了國防目的之外,連農用、娛樂也受限,台灣同在出口管制之列。先前有業者因違反規定出口到海外,遭官方逮捕,甚至遭判刑。」資深業者透露。
美中雙方在無人機領域角力,中國希望藉由管制無人機出口來「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美國則希望打造非紅供應鏈,力抗中國的無人機霸業。
20241022fin001- (8)_2024-10-22.jpg
台美國防及無人機產業最近幾個月互動頻繁,多次舉辦技術論壇與產業交流聯誼會。(翻攝台灣國防產業發展協會官網)
「除了美國廠商以外,也有歐洲和日本政府單位及業者來台進行交流與洽商。」一位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官員受訪時表示:「各國正尋求民主陣營國家的產業合作解決方案,以逐步取代中國無人機和零組件,這也將是台灣無人機未來發展的利基點。目前無人機產業已經納入五大信賴產業的軍工產業項目,政府在政策上將大力支持,並透過多個面向協助國內無人機產業發展。」
20241022fin001- (10)_2024-10-22.jpg
經緯航太有富爸爸緯創集團當後盾,切入無人機國家隊爭取非紅供應鏈龐大商機。
為了統合無人機的商機,經濟部在9月10日宣布成立「台灣卓越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由漢翔董事長胡開宏擔任聯盟主席,包括長榮航太、雷虎科技、經緯科技以及中強光電等7家業者擔任協同主席。目前,報名參與聯盟的廠商已經有80間以上,目標希望在2028年產值有10倍數的增長,成為亞太第一個無人機民主供應鏈中心。
20241022fin001- (7)_2024-10-22.jpg
雷虎科技推出2款2到3公斤的微型無人機,參與美國陸軍軍工展。(雷虎提供)

抓住商機 強化自主研發

「在市場面,將藉由國防部及其他公務部門採購需求,協助業者練兵,開發關鍵技術,政府也在嘉義太保、民雄等地打造無人機創新研發、生產製造以及飛測場域三大基地,建構無人機產業發展聚落。」經濟部官員表示,「目前已經盤點國內無人機產業技術缺口,並將透過與國際大廠或研發單位合作,提升國內法人研發能量,及獎勵無人機業者提案申請關鍵技術開發等管道,強化自主技術能力。」
20241022fin001- (4)_2024-10-22.jpg
賴清德(右2)參訪嘉義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時表示,無人機兼具國防與經濟重要意義。(總統府Flickr)
對於天上掉下來的絕佳機會,台灣無人機業者坦言:「地緣政治美中對抗的新冷戰趨勢,絕對回不去了,這對台廠一定是利多,而且是非常難得的機遇,但大家都認為,必須鴨子划水,否則誰出頭,誰就會被殺雞儆猴,因為美中都在出招角力。」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估計,明年的全球軍用無人機市場規模約343億美元,約相當於新台幣1兆元,但是,商用無人機市場將達到1,292億美元,約新台幣4兆1千多億元,規模更可觀。台商若能抓住美國打造無人機非紅供應鏈的機會,提升自身技術和製造實力,不但有利可圖,產業版圖也跟著進一步擴大,更能協助印太盟友大量產製無人機,以對抗中國無人機大軍,可謂一舉數得。
20241022fin001- (12)_2024-10-22.jpg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