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巴布狄倫:搖滾詩人》 半糖甜茶唱作俱佳會員專區娛樂提摩西夏勒梅獻出無糖分演出,將巴布狄倫年輕時期的樣貌與唱腔揣摩得很出色到位。(探照燈影業提供)文 聞天祥發布時間 2025.01.24 05:28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5.01.24 05:29 臺北時間影評提摩西夏勒梅艾兒芬妮民謠傳記片聞天祥巴布狄倫:搖滾詩人甜茶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作為一部傳記電影,《巴布狄倫:搖滾詩人》未想從小講到老,僅聚焦在1961至1965年間,巴布狄倫崛起到引爆爭議那幾年。提摩西夏勒梅成功去除甜分,專注揣摩狄倫年輕時期的樣貌與唱腔,比預期更有說服力地撐起這部電影。影片從即將20歲的巴布狄倫前往紐約拜會音樂偶像伍迪蓋瑟瑞開始,在病榻前為伍迪自彈自唱,也被陪伴在旁的民歌大將皮特西格賞識,把他介紹到格林威治村俱樂部演出,很快便脫穎而出。這段時間美國歷經了人權運動、越南戰爭、古巴飛彈危機、甘迺迪遇刺等事件,片中也有述及。編導並不避諱呈現巴布狄倫和一起出現在專輯封面的女友蘇西羅托洛,以及一塊巡演的民謠巨星瓊拜亞,錯綜交疊的男女關係,並且明示都是女方斬斷情絲。諷刺的是讓她們心醉與心碎的時刻,都和狄倫埋頭寫歌脫離不了關係。艾兒芬妮、莫妮卡巴巴羅即使屬於配角,也各有亮點。在陣營對峙、立場重要的時代,狄倫對各種「代言人」標籤的抗拒,也連動音樂概念的轉變。本片最後半小時,聚焦在1965年民謠音樂節的「插電」事件。當時民謠樂界對搖滾流行極度不滿,狄倫不顧樂迷期待及主辦立場,帶著電吉他上台表演新歌,被舊陣營視為叛徒,卻開啟流行音樂新章。《巴布狄倫:搖滾詩人》沒有陶德海恩斯《搖滾啟示錄》的實驗趣味,而是企圖重返過去,條理時代與個人、情感與藝術的鏈結。要看清巴布狄倫,可能沒那麼簡單。但好萊塢的復刻技術,加上明星賣力「演」「唱」,即使撥開的只是一點迷霧,但權充一堂民謠(搖滾)史話,也算兼具聲色之娛了。88分片長:140分鐘 級別:普遍級上映日期:1月24日導演:詹姆士曼格演員:提摩西夏勒梅、艾兒芬妮、摩妮卡巴巴羅90分以上:神作!一定要膜拜80~89分:佳作!不看就沒話題了70~79分:普作!錢很多就看看吧60~69分:爛作!避之大吉60分以下:糞作!看完要洗眼睛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