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相人間/輸掉罷免、贏得彼此 青鳥救傷所的故事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公共協作策略(PCT)志工說,如果要為這次的罷免行動下一個關鍵詞,他們會說「#罷免是愛」。(Isoan提供)
公共協作策略(PCT)志工說,如果要為這次的罷免行動下一個關鍵詞,他們會說「#罷免是愛」。(Isoan提供)
這個社會有超過100萬人寫下罷免連署書,無論你在726投下同意或不同意,這場行動帶出的不只是票數的計算,更是一次對信念、情感,與人際連結的試煉。
透過還原一場「青鳥救傷所」團體療癒聚會,可以看見你自己,或你不了解的一群人。
「我覺得沒有到受傷的程度,但是我現在可能還在走那個『悲傷五階段』;但是我又覺得我是(靈肉)分離,這一、二個禮拜早上都很不想起來,可是當我起來的時候又開始回到正軌,看他們罷免群在討論什麼,該支援的還是要支援。」公共協作策略(簡稱PCT)的47歲志工Isoan曾經是記者,當她說著7月26日大罷免開票後的心情,短短一段話,用了二次但是、一次可是,頻繁地自我推翻、往前、再推翻。

青鳥救傷所 從李登輝開始講

公共協作策略是一群台北市中正萬華區民眾所組成的團體,這一區在726大罷免中沒有要罷免的對象,但他們仍想在公民行動中盡一分力,於是將自己定位為罷團的支持者。他們出人、濟南長老教會出場地共同設置連署站,並且每週在人潮密集區短講,還製作看板、網路圖卡供其他罷團使用。
726開票結果,罷免案全數未通過。當晚黃春生牧師將大家找來,讓沮喪的成員能即時抒發、獲得陪伴;他們也意識到,可能還有更多罷團志工的情緒需要承接。7月27日晚上,PCT就對外舉辦了一場名為「青鳥救傷所」的療癒聚會。
20250821pol002
黃春生(左)鼓勵大家,民主的過程裡面跌跌撞撞,即使是前總統李登輝(右)也有害怕的時候,但「剛強壯膽,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黃春生提供)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9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