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營黨魁18日改選,選戰關鍵倒數之際,卻爆出中共介選疑雲,候選人之一的前台北市長郝龍斌自爆遭網軍鋪天蓋地攻擊,支持郝的前中廣董事長趙少康13日進一步召開記者會公布具體數據,指9月12日至10月12日短短一個月期間,TikTok上與黨魁選舉相關影片,多達1,790部,有900部內容多正面評價鄭麗文,平均每天30部,400部評論他、250部罵郝;YouTube有600部攸關黨魁改選,介入攻擊的有8頻道、合計151部影片,總瀏覽突破182萬人次。
時事焦點/拒黨內互打回應中共介選質疑 鄭麗文:藍綠回歸經濟政策競爭

國民黨主席改選進入最後衝刺階段,在多項黨內民調領先的前立委鄭麗文,喊出當選後落實「行動黨主席」口號,要充分掌握地方脈動,讓黨中央與地方零落差,她主張以集體領導方式執行包括藍白合等重大決策,擴大年輕人及中間選民支持,讓藍綠回歸經濟政策競爭,才能讓國民黨走出同溫層。本刊掌握,鄭營自評選情審慎樂觀,尤其近期2份內參民調結果都與第2名有5%以上差距,讓挺鄭派吃下定心丸。

中網軍攻擊 多挺鄭批郝
而趙辦也分析,有2個YT帳號來自中國,在9月黨魁選舉前註冊,發布內容幾乎都是挺鄭批郝,且影片高度使用AI虛擬主播,迅速在網路擴散,呼籲國安單位調查誰在發動網攻,並揪出幕後資金來源,也要中國國台辦出面制止。另一位候選人張亞中此前則直接點名鄭麗文,「妳做的就承認,不是妳做的就公開否認。」

面對質疑,鄭麗文四兩撥千斤,強調這是網路AI時代現象,大家要快速適應,也呼籲黨內選舉以和為貴,「選前大家是一個團隊,選後仍舊要是一個團隊。」她並公開自嘲像沙包,但她忍辱負重,歡喜做、甘願受,希望展現團結及民主風度,不要黨內互打。本刊掌握,鄭營評估選情審慎樂觀,近期二份內參黨員民調都顯示,與第二名的郝龍斌維持5%以上差距。
鄭麗文是6位候選人中唯一的女性,但在世代交替的呼聲下,意外成為聲勢領先者。對此,鄭相當有感,認為從她宣布參選以來,很多不見得有投票權的年輕人及黨員,都在討論這場選舉,她樂見百年大黨獲得青年族群關注,甚至電視台還以總統大選規格,舉辦多場辯論會,讓她直呼:「改變正在發生中!」並說黨內氣象要翻新,決策從高高在上,改為由下而上。

鄭麗文指出,如果當選,她會是個行動黨主席,不會每天待在台北辦公室,一定全台走透透,藉此掌握基層民意脈動,讓黨中央與地方零落差,黨意與民意貼合,且在民進黨多年執政下,民眾已厭倦政治鬥爭,為此她先後拜會前行政院長陳冲、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前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等人,希望把藍綠拉回經濟政策競爭,並讓年輕人有參與機會,「國民黨要連結多面向議題與專業,走出同溫層。」

「我不會是以個人意志強加於全黨的主席!」鄭麗文強調,她未來將採集體領導,黨內本就有中常會等決策機制,不論藍白合、輔選、立法院黨團政策攻防等重大決策,她希望納入非黨務系統的各領域專家,集結眾人智慧,進一步爭取中間選民與年輕選民支持,擴大民意基礎。
談兩岸關係 推和解合作
針對藍白磋商機制,鄭麗文表示,雙方要秉持誠信原則,相互尊重理解,屆時會建立一個協調機制的平台,共同通過公平公開的遊戲規則,「不是我說了算,二邊都要講好。」例如要挑選幾家民調公司、以何種模式做民調等,未來相關機制要經兩黨中常會通過,以昭公信,「我對處理藍白合有信心。」

有關明(2026)年九合一選舉,鄭麗文認為,提名當然愈快愈好,並同步與民眾黨溝通,國民黨在北北基桃執政可圈可點,會團結集中所有在野力量,台北市力挺現任市長蔣萬安連任,不要出現其他變數;新北市她同樣有百分之百信心,藍營已長期執政,有最優秀候選人,另要翻轉南台灣,打破綠色執政萬年魔咒。
至於2028大選,鄭麗文強調,同樣是透過公開制度,找出最合適、最強候選人,不會私相授受,只要機制與規則確立,就照機制走,不會由黨主席個別意志進行指定人選,她一定全力輔選,造王、造后、造總統候選人,她並說,上屆立委任期結束後,「不是只有(不參選)總統而已,我沒有任何參選的計畫。」
兩岸關係方面,鄭麗文表示,會在九二共識之上,推動更多交流與合作,像是兩岸共同打擊詐騙、航太交流合作等,尤其接下來3到5年對台灣而言非常關鍵,國民黨要發揮作用,避免兩岸走向毀滅,步烏俄戰爭後塵;她認為,中華文化是台灣最大資產,兩岸不但要和解還要合作,讓兩岸強強聯手。
鄭麗文直言,兩岸關係之所以陷入冰點,關鍵在民進黨不承認九二共識,還推動兩國論,持續醜化對岸,透過反中牌、仇中牌獲得政治紅利,導致兩岸局勢緊張;她也說,對美國及所有國際友人,應秉持對等互惠原則,不贊成總統賴清德經營對美關係的方式,把我方主權、話語權完全交到美國手裡,處理對外關係,我方絕不做麻煩製造者,也不可淪為地緣政治犧牲品,希望積極成為和平締造者。
隨著選戰倒數,各陣營短兵相接,攻擊砲火絲毫不遜大選的藍綠攻防,知情人士透露,根據挺鄭陣營委託艾普羅民調公司9月30日、10月1日所做的電話民調,鄭支持度達30%,郝龍斌以17.4%居次,羅智強16.3%第三,另有30%受訪者未表態;10月7日、8日另一份艾普羅民調顯示,鄭仍囊括近3成2支持度,儘管郝上升至2成3,與鄭仍有8%的差距,羅則是略降至1成5,表態率漸增。

南北急固樁 搖撼郝根基
外界也關注是否出現棄保效應?黨內人士根據民調研判,鄭、郝、羅支持者態度其實相對堅定,都有近5成表示不會轉投其他候選人,唯同屬中生代的鄭與羅,各有近3成支持者會相互流動。至於中國介選疑雲,一位前黨務高層分析,郝營打出這題恐是二面刃,就看黨員是否埋單。

本刊調查,最後關鍵衝刺階段,鄭營規劃透過綿密造勢活動固票,16日、投票倒數前2天,在台北市議會舉辦「台北市各界力挺鄭麗文晚會」更是指標,鄭營研擬邀請前立法院王金平、台北市長蔣萬安等人出席,一旦相關黨內大咖現身,將有助鄭衝刺選情。
不僅如此,鄭麗文近2週南來北往加緊固樁,積極拜會正副議長系統,包括新竹市議長許修睿、前新竹縣議長、現任新竹副縣長陳見賢,以及台中市議長張清照等;同時,鄭營也嘗試撼動郝的支持根基,近日將拜會挺郝的新北市議長蔣根煌,黨內人士觀察,鄭拚凝聚約有近2萬至3萬自主黨員票的北北桃地區,把台中市以北的議會系統作為主力,抗衡獲得彰化謝家、雲林張家、屏東周家等藍營傳統地方派系支持的郝,藉此站穩領先地位。本刊調查,藍營現有黨員號稱近32萬人,但黨內評估扣除繳未繳黨費者、已故名單,實際具投票權約20萬,比照過往主席投票率最高6成計算,誰能拿下7萬票,就有望勝出。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