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老店】棄百萬薪外商主管職 只為傳承爸媽的市場人生會員專區時事文 呂明潔攝影董孟航主播智偉發布時間 2016.11.14 04:53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21 臺北時間豐原一品軒黃金雞王金安雞肉王薪維李玉寶王薪漢鹹水雞燻雞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棄百萬年薪 接手家業創新出發回市場工作 兼差增加收入「以前覺得家人在市場賣雞,說出來好像輸人一截,所以很不喜歡。」一品軒第二代王薪漢從小在鹹水雞攤幫忙,曾經很抗拒接班。出社會他到台北外商公司,做到業務主管,但遊子在外工作,始終懸著一顆想家的心,掛念年邁父母,3年前他辭去年薪百萬的職位,決定接續爸媽的市場人生。三年前王薪漢回家接班後,清洗雞肉與烹煮的工作,已能上手。「如果有編劇要取材,可以寫我爸,比8點檔精采。」一品軒第二代長子王薪漢說,父親王金安在豐原市場賣鹹水雞36年,曾玩「大家樂」(非法賭博)中獎千萬元致富,外遇多次,卻投資失利賠掉12間房子,還沉迷賭博、躲債跑路一年半,但他的母親李玉寶為了孩子,始終沒離婚讓家散掉,更在先生跑路台南時,獨力撐起市場生意,幫忙還債,照顧家庭。媽媽的辛苦,王薪漢看在眼裡,特別能體會。國小時他曾目睹債主上門討債,也曾勸過媽媽離婚,「各人造業各人擔,但我媽媽覺得,遇到困難,家人就應該共同承擔,所以我很佩服媽媽。」棄百萬年薪 接手家業創新出發國中開始他到市場幫忙,原本下定決心,不回家接班,「小時候最討厭過年,大家吃團圓飯,我們還在煮雞肉,全身油膩,而且凌晨2、3點就要到市場,所以我很排斥。」當時他沒想過,30歲的自己會否定當初的決定。以鹹水雞和燻雞起家的豐原老店「一品軒」,36年前開賣就很受市場婆婆媽媽歡迎,當時月營業額可以衝到50萬元。(鹹水雞(前)、燻雞(後),150元/斤)出社會後,他在台北外商公司做業務主管,年薪破百萬,每年返家看到爸媽臉上皺紋深了,鬢角多了白髮,越來越不捨離開,「每次要走,媽媽好像有很多話想講,母子像演18相送。」媽媽李玉寶也難過:「只要薪漢開車回台北,我都從樓上的窗戶一直看…」看著爸媽大半輩子都在市場度過,他擔心不接手家業,父母退休後,生活會失去重心。於是3年前,他和弟弟王薪維回家接手,也發揮年輕人的創意。因應客人需求,王薪漢研發出宅配禮盒,將鹹水雞剁好後真空包裝,放進自己設計的雞模型,「這樣客人拜拜時,就能保留全雞的造型。」回市場工作 兼差增加收入回家工作,王薪漢和父親才有更多相處時間,和媽媽較親的他發現,爸爸也渴望親近孩子,只是不懂表達。會怨父親嗎?他搖搖頭:「不會,我爸很疼小孩,他跑路以前,我們穿的吃的都是日本貨,就算他回來後債沒還完,知道我想要某款手機,他還是買給我。」這是不懂說愛的父親,疼孩子的方式。不捨年邁父母辛勞,長子王薪漢(左1)與次子王薪維(右1)皆辭職,回家接手市場攤販,薪水雖不及過往,但陪伴的意義遠大於賺錢的價值。王薪漢也開玩笑地感慨:「如果我爸以前保守一點,好歹他是個員外,我也是個少爺吧!他也可以手插後面,沒事去巡田地,我也不用這麼累。」回市場工作,他坦承,薪水只有過去的一半,所以他兼做手機盤商,讓收入不至於銳減太多。弟弟王薪維則辭去銀行行員的工作,每天市場收攤後,兼做監視器生意,「我跟我哥的收入來源不是靠市場,這是給爸媽養老用,我們來做只是幫他們減輕負擔。」 這對兄弟明白,回到市場,陪伴的意義遠遠大於賺錢的價值,那是再多的金錢也買不了的珍貴。 一品軒地址:台中市豐原區市前街88號第一公有零售市場一樓家禽鋪206號攤電話:(04)2522-8289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