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奧冬物語】江戶小巨蛋在秋田 日本最老劇場過足上台癮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冬季來到全日本現存最老劇場,竟然還能換裝一嘗扮演歌舞伎的樂趣。
冬季來到全日本現存最老劇場,竟然還能換裝一嘗扮演歌舞伎的樂趣。
台灣旅客不太熟悉的秋田縣小坂町,如今是座平凡安靜的小鎮,過去卻坐擁日本最大銀礦和銅礦,肩負軍國時期「富國強兵」的重任,是日本最早用電普及的村鎮,都市建設走在當年的時代尖端,一度繁榮。隨著時空流轉,礦村輝煌不再,卻仍保有當年的明治風貌,還有一座現存最古老的劇場,等著旅人前來吟味。

現役最老劇場 憑欄聽戲感受旅情

百年前的小坂町,不但家家有電有自來水,百貨公司、醫院、車站等現代都市必備的民生建設一應俱全,甚至還擁有一座日本現存最古老的劇場「康樂館」。建於明治43年(1910年),雪白的洋風外裝,內部卻是純和風的歌舞伎座,當時是小坂町居民的最大娛樂去處,在電力仍未普及的那年代,康樂館就已擁有聚光燈等現代舞台照明設備,足見當時小坂町生活的進步。
康樂館外觀洋溢美式鄉村風情,乍看很難想像裡頭是歌舞伎劇場。
雖然隨著彩色電視的普及,人們娛樂的選擇更多,讓這座老劇場一度衰退,然而仍然有其不可取代的歷史意義。康樂館與香川縣的「金毘羅大芝居」、兵庫縣的「永樂館」並稱日本三大古劇場,且是唯一未曾改建、現在仍然有公演活動的劇場,2002年被指定為國有重要文化財。
劇場裡的座墊,全由工作人員一張張親手排好。
走進純木造劇場,古色古香的榻榻米地板,上頭排好一張張坐墊,就是最舒適的觀劇座位了。劇場裡頭沒有暖氣,僅在座位區擺放數座煤油爐提高室內溫度,雖然簡單,爐火帶來的微微暖意,卻也烘托出百年前雪國生活的鄉愁。
4月至11月,康樂館幾乎每天都有歌舞伎公演。
二樓座位視野良好,頗有居高臨下聽戲的雅趣,不過扶手上滿是小坑,難道是老屋年久,終究難抵蟲蛀嗎?高橋館長卻說,在沒有菸害防治法的年代,觀眾喜歡邊看戲邊抽長菸管,菸草裝在銅質菸斗裡燒得紅燙,扣在木頭上,才燒出這一個個小洞。不禁腦補古代花魁憑欄吐霧的糜爛美,卻也真的好危險啊。

直擊江戶小巨蛋後台 古代工匠實在太強大

有聚光燈不稀奇,康樂館更值得一看的,是旋轉舞台跟升降梯。有電好辦事,如果要以現代舞台的標準來看,似乎不值一哂,不過這些舞台機關,可是發明於沒有電力的2、300年前,完全不插電,簡直是江戶版的小巨蛋。
館長高橋竹見說,江戶時代的歌舞伎編劇,為了讓舞台效果更炫,找來工匠攜手開發出用人力驅動的木造旋轉舞台和升降梯「スッポン」,前者讓演員在舞台上360度旋轉,用於表現轉場,後者則設置於觀眾席間的演員走道上,用於神怪突然出現或消失的場面,驚奇效果十足。
冬令期間康樂館雖然沒有歌舞伎公演,卻可戴上假髮換和服過過上台癮。
冬季來此雖然看不到歌舞伎公演,卻可換上假髮和服體驗扮裝趣,還能走進舞台底下的演員通道,一窺後台的奧妙。這地下通道在歌舞伎術語裡稱為「奈落」,語自佛教的「陰間」,果真又暗又窄很有神祕感,不過歌舞伎的陰間一點也不寂寞,演員和工作人員穿梭此間,或展現瞬間移動,或忙著操作機關轉場,熱鬧得很。
匠人精心設計下,總重2.5公噸的木造舞台,用人力也能推動。
我們實際到底下體驗推動舞台轉盤,總重2.5噸,眾人推起來吃力歸吃力,卻也不是完全推不動,原來是運用了輪軸原理,做功在舞台承重軸上,人推的是外圈的木輪,省力得多;載人上下的升降梯則運用滑輪,只要兩個人拉就能順利起降,不得不佩服江戶工匠的智慧。

康樂館

  • 地址:秋田県鹿角郡小坂町小坂鉱山字松ノ下2番地
  • 電話:+81-186-29-3732
  • 費用:成人600日圓、中學以下兒童330日圓;觀劇票成人2,100日圓、中學以下兒童1,050日圓(皆含導覽)。
  • 營業時間:9:00~17:00,日本年假期間休館。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