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靠賣「記憶」與「幸福味」撐起老店

mm-logo會員專區時事
每天在廚房待超過9小時的陳倧偉認為:「光有熱情沒有用,要有信念和動力去支撐。」
每天在廚房待超過9小時的陳倧偉認為:「光有熱情沒有用,要有信念和動力去支撐。」
28歲結婚就在店裡幫忙的媽媽王秀玉說:「倧偉算是很有責任心的孩子,現在很多年輕人沒辦法在廚房待。他念大學時每週五晚上就會回來幫忙,星期日下午才坐車回台南上課。」
陳倧偉接班後,重新設計店面和招牌,替老店注入年輕活力。
“光有熱情是沒有用的,自己要有信念和動力去支撐。”
陳倧偉坦言:「雖然我們只賣1碗冰,但東西很複雜、很瑣碎,每天做的東西日復一日,所以必須要很有耐心,可能少一個步驟,味道或品質就會改變,光有熱情是沒有用的,自己要有信念和動力去支撐。」
由於店面鄰近台中一中,不少學生都會靠在學校圍牆邊對著店裡叫冰,陳倧偉笑說:「以前中午吃飯時間學生都會翻牆出來買冰,或對我們喊說要幾杯冰,會這樣做,有的是因學生的爸爸讀一中時也這樣買,所以他也這樣子做。」
一中豐仁冰以酸梅冰為基礎,是許多學子思念的古早味。(35元/碗)
「很多客人從小吃到大,他們會告訴我,自己從1杯幾角開始吃到1杯1元,不然就是爺爺帶著孫子、爸爸帶著兒子再來吃冰。」陳倧偉說:「我們最早的杯子是玻璃高腳杯,還有客人告訴我,他小時候來吃冰,曾打破我們家一個玻璃杯。每次聽客人跟我說以前的故事,我會很開心,就覺得有責任要繼續賣下去。」
“我們賣的其實就是人情味,有的人他們是在吃一份回憶。”
至於支持他回家接班的動力來源是什麼?帶著我們走到爺爺創業擺攤的市長公館榕樹下,陳倧偉說:「其實以前我對接班沒有特別的想法,反而是阿公擔心沒人接手,當我要去念大學時,都會開玩笑要我在家念『豐仁冰大學』就好。家裡有5個孫子,只有我賣冰,回來接班,我覺得是感情吧!」
陳倧偉說:「從小看爺爺、爸爸,每個人為了這份工作努力,還有很多以前的學生,現在只要經過附近,就會繞過來吃,如果哪一天店就這樣子不見了,我心裡會蠻難過的。」
一中豐仁冰鄰近熱鬧的一中商圈,平日中午便人潮洶湧。
2009年接手後,陳倧偉也注入網路世代的活力,不只開設一中豐仁冰的官方帳號和粉絲互動,還找上網路插畫家,設計一中豐仁冰的創意明信片,供客人蓋章留念,替傳統老店增添創意色彩,「今年是我們第70年,有些東西我想慢慢去改變,老的東西也要與時俱進。」
「我想我們賣的其實就是人情味,有的客人是在吃一份回憶。」陳倧偉感性地說:「雖然我們只是一家小小的店,但是我很珍惜,可以賣冰賣那麼久,有這麼多顧客口耳相傳,我想我們也算是有福氣的人。」

【顧客這麼說】基隆 吳小姐

我爸年輕時在勤益科技大學念書,他都會騎車來吃一中豐仁冰,所以我們家每年過年或暑假也會來。我從幼稚園時開始吃,現在的味道跟小時候一模一樣,一中豐仁冰吃起來很涼爽、不會很口渴、很甜膩,酸梅冰很有古早味,以前我跟父母一起來無法吃太多,我最近要來台中工作,現在自己來就可以吃得很過癮。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