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下的北非料理 法國女婿為愛下廚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燉羊肉」是來自北非的傳統料理,淋上庫斯庫斯一起吃特別對味。
「燉羊肉」是來自北非的傳統料理,淋上庫斯庫斯一起吃特別對味。
夾在城市的防火巷裡,一線洞天中,今年2月開張的「BeApe」法式餐酒館的門口映入眼簾。挑高6米的屋頂掀了一片讓給天光,外頭滴答雨聲,在空間繚繞的馥郁香氣,讓饑腸轆轆的食客如烤了火般暖身。
走進BeApe,香氣是野的,孜然、薑黃、丁香、奶油、辣椒,主廚阿勇(Guillaume Brissaud)如同煉金術師,執起一顆洋蔥讓烈火燒得焦黑,再丟入滾著紅、白蘿蔔的肉湯讓它翻騰出甜味。這鍋牛舌是法國人的奢華,淋上榛果油更添香。「這是老菜,過去牛舌最貴,5年前,大家又開始復古。」阿勇邊攪拌邊說。
「BeApe」的菜單幾乎都是30年代至50年代的法式傳統菜色,融合濃重的北非香料,擺盤一點也不精細,但那用酒汁、香料與高湯熬成的醇厚醬汁,卻紮實地讓人舔盤。
一隻喝酒的猿猴為你指示通往BeApe的路。
來台灣11年,原本學藝術的阿勇愛上來法國進修的台灣女生林芷怡(Sigo),跟著太太返鄉落地生根。他們開始做私廚是為了陪伴家人,沒想到他所做的家常菜竟讓許多人一嘗難忘,而這外頭找不到的味道,透露了阿勇的身世。
過去法國在阿爾及利亞殖民,阿勇的外公因為探勘水源而留在阿爾及利亞,在當時有許多出生在阿爾及利亞的法國人,包括著有《異鄉人》的法國文學家卡繆,阿勇的母親也是,這種身份被稱為「黑腳」(Pied-Noir),帶有雙腳沾染非洲這塊黑色大地的貶抑之意。
而隨著阿爾及利亞獨立,返回法國後的這群黑腳,因為生活習慣、口音都與法國人格格不入,因此阿勇的母親並不適應,味蕾仍鎖著北非的味道,庫斯庫斯(couscous)、鷹嘴豆泥(Hummus)時常出現阿勇的日常餐桌上。「我媽媽都還是習慣說:『他們法國人』,而我從小吃的就跟一般法國家庭不一樣,」阿勇笑道。
「主廚祕製紅辣醬斑節蝦」的醬汁運用西班牙煙燻紅椒粉、辣椒、小茴香、檸檬等製成,香辣夠味。(280元/2隻)
母親的鄉愁,釀成了阿勇菜色的獨特,一道祖傳北非燉羊肉,他選用小綿羊肩、肋排,煎至上色,再慢慢丟入小茴香籽、芫荽籽、薑黃、韓國辣椒粉等香料與蔬菜同煮1小時,不過,他突發奇想加入了另一道傳統菜「摩洛哥檸檬燉雞」的元素:檸檬,「但我不用鹹檸檬,而是做成黃檸檬糖漿。」蜜漬的酸甜讓阿勇的燉羊肉更鮮爽,連母親都大讚青出於藍。
而太太Sigo最愛的另一道「紅酒燉公雞」則是法國的傳統老菜,「一定要公雞,公雞代表尊貴,過去是有很重要的客人時,才會端出來招待。」阿勇說。「一方面公雞就是法國的象徵,而且母雞好像就少了獨特的香氣,上桌時連雞頭都會留在上面。」Sigo說,一隻雞豪邁的用兩瓶紅酒下去燉煮,不摻半滴水,加入豬油、洋蔥、紅蘿蔔等多種辛香料與干邑煮至入味,一碗下肚立即微醺。
阿勇一家人在宜蘭過著恬淡的田園生活,女兒們從小跟著阿勇一起畜牧、耕作。(圖片提供:Sigo)
開店後,總有些自詡很懂法國菜的客人給他指教,阿勇也不慍不火:「我就是尋找我媽媽做菜的味道。」定居宜蘭的他,最大的願望其實是當個農夫,自己養酵母做麵包、做果醬,還蓋農舍養了2頭羊,「接下來我要養雞,還有種馬鈴薯。」他難掩興奮地數著,再幾個月,就能用自家製羊奶來做乳酪,沒有框架、與世無爭的天然,就是這位黑腳主廚的暖心魅力吧!

BeApe法國傳統餐酒館

  •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72巷1號
  • 營業時間:11:00~22:00,週一公休。
  • 網站訂位:www.beape.com.tw
  • 刷卡:可。收1成服務費。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