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6歲的鄧安鎮,靠投資股票累積了不凡身價,談起他的獲利訣竅,他引用巴菲特的名言,「如果你不想擁抱1檔股票超過10年,那連10分鐘都不要持有。」這是他極度內化的投資觀。
【達人理財】太狂了!他投資股市連續18年沒賠過錢

價值投資人鄧安鎮,買股只挑自己熟悉的產業,每年只研究一檔股票,期間甚至主動走訪公司、問上下游客戶,憑藉「打破砂鍋找好股」的精神,繳出連18年零虧損,且持有10年以上的標的,約有80%報酬率超過10倍。
「因為我『長期持有』,當然認同『價值投資』。」鄧安鎮光靠這兩招,就足以在險惡的股市中,保持18年來每檔股票從持有到賣出,總報酬率皆為正的絕佳成績。他細數目前手上還握有的9檔股票,其中,華立已經抱了16年、胡連14年、茂順12年。
攤開投資成績單,38元買進胡連,如今漲至150元,報酬率近300%;茂順則在25元時買進,如今漲逾80元,報酬率超過220%,這還不包括這10多年領到的股息股利。
忍功一流的鄧安鎮,堅持不隨便賣股,他研究股票的方式,更有別於一般投資人,「你願意花多少時間觀察一檔股票?願意忍多久才出手?我可以觀察1年,更會忍到便宜價才動作,就算要等3、5年,我也照等不誤。」他自信地說,一年只研究一檔股票,足以對該股票進行詳盡的質化分析,這比看基本面的數字更扎實,並勝過相對飄渺的技術分析。

至於他的質化分析起手式很簡單,「從自己認識的產業下手!」他舉例,以前在工程塑膠公司上班,華立是競爭對手,由於他相當熟悉華立的供應鏈廠商、原物料成本,當時華立是全台灣最大的工程塑膠供應商,提供一萬多家公司原物料,加上每年EPS(每股盈餘)穩定,都保持在4.5元以上,「這檔股票自然成為我的口袋名單。」
從自己熟悉的產業進行質化分析,挑出值得關注的公司,且他習慣一邊進行質化研究,一邊研讀公司的財報及年報。他認為,提供數據性資訊的財報至少要看10年以上,才能抓出營運軌跡;而有產業面詳盡介紹的年報則至少看5年,須關注的重點則包括公司未來願景、產業榮枯等。
會如此謹慎,目的是要看出公司10年後的輪廓,「如果輪廓不清楚,我不會買。」他建議,投資人買股前不妨先思考,這公司10年後還會存在嗎?還有競爭力嗎?

有趣的是,鄧安鎮不僅是投資達人,也是茶花達人,在他的花圃中,地植的茶花就有3、400株,盆栽約有2000多盆,「茶花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配種後永遠不會是你預期的樣子,而且要等個3到5年才知道結果。」他笑說,這一點跟投資股票非常雷同,一旦做了縝密的功課,剩下的就是耐心等待。
鄧安鎮「價值投資+質化分析」選股邏輯
- Step1.從自己熟悉的產業、有興趣的公司下手挑選標的。
- Step2.透過財報數字過濾出獲利穩定的好公司。條件為:近10年平均ROE 15%以上、EPS表現穩定(最好高於4.5元)、董監持股不低於20%。
- Step3.研究年報,與公司內部人保持互動,以方便了解公司產品優勢、未來願景、上下游供應鏈關係是否穩固、產業是否搭上全球趨勢。
- Step4.自問能否看到公司10年後的輪廓樣貌?能夠安心抱股10年?
- Step5.靜待買進價位。簡單判斷方式為,本益比12倍、甚至10倍以下進場。
鄧安鎮投資小檔案
- 出生:1971年
- 學歷: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
- 現職:貿易公司經理人、自由投資人
- 經歷:三商美邦人壽區經理、塑膠貿易公司業務員
- 投資座右銘:你不做什麼,比做什麼還重要。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