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瓜陶藝家的半農生活 種出有滋有味的野茶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珠簾披覆「石店子之冶・茶四九」,有種隱士修行的味道。
珠簾披覆「石店子之冶・茶四九」,有種隱士修行的味道。
賴哥是一位任性的陶藝家,捏陶做壺,堅持不賣,理由是「賣了,別人沒有東西看」。他捲袖栽種天生天養的野茶,客人掏出大把鈔票,老大哥卻丟出一句:「我不賣那麼多,好茶要和大家分享。」在地人用客家話「戆牯」笑他傻,他一派自得其樂,你說,這是傻?還是不傻?
一簾幽綠的錦屏藤,半遮半掩「石店子之冶・茶四九」,金屬光澤的氣根搖曳門前,不時輕輕撩過打鐵台,「這房子過去是打鐵店,冶鐵音同野字,門牌又是四九,野茶似酒,寒夜客來茶當酒。」主人賴傳莊口吻像是說書般,一句話說出老屋的前世今生。
這一壺野茶滲出土地暖香,陶藝家賴傳莊堅持不賣茶壺,熱情以茶款客。
「當初租下時,這裡是一個廢墟。」賴哥輕描淡寫說,這廢墟位在新竹關西的石店子老街,剝落的磚牆依稀可見頹圮的樣貌。他花了一年半時間親手改造,「我把它當作一個有溫度的作品,說實在,現在還在繼續進行中。」他踩著木屐走向茶桌,「我所有的東西,包括茶壺、茶葉都是自己做的。」屋子裡裝滿他的創作,還有他的日常。
賴哥說,作陶是師父引進門,功夫看個人。
賴哥散發性情中人的豪邁,當年從金融圈出走,回到關西老家,因為喜歡鄉下的自在。「那個階段整天都是數字,我不太喜歡這個感覺,數字增加多少,它沒有讓你成長。」他順著自己的心向,中年學做陶,他笑說是為了餬口,早期茶商朋友幫忙賣到國外,還有俄國大盤商買來送皇室,一件件佛手瓜、南瓜、竹子茶壺,讓人揉眼發出驚嘆「這是茶壺嗎?」
這一只佛手瓜茶壺形態逼真。
「我做的茶壺是爛爛的。」他這麼形容自己的作品,壺裡卻充滿哲理,「告誡你生命是不完美,但是可以過得精采。」他把茶壺陳列在老屋客廳,也拿來泡茶款客,客人問他可不可以賣,他卻是反問,「現階段我生活夠了,換成錢要做什麼?賣完了,下一客人怎麼辦?他們沒得看。」
賴哥的茶園不施肥、不下藥,和天地自然共生長。
愛喝茶的他栽進半農生活,剛開始種茶,很多人教他要施肥,「沒想到,一個禮拜後死了一半,我就想完蛋了,一開始還以為是天氣太熱的關係,結果是我連肥都不會施。」他當下決定回歸自然,夏天草長得特別快,他常是清晨4點就到茶園拔草,不下藥、不施肥,「它更有一種自在的生命,我本來是想叫放山土茶,跟放山土雞一樣。」他不做作地大笑。
自家栽種的「野茶」,每一包由賴哥親手題字。
野茶天生天養,每一季產量只有1、20斤,他不吝嗇為客斟上好茶,不過,面對客人掏出大鈔票買茶,他反倒板起臉孔說,「對不起,我不賣那麼多,因為我想和大家分享。」這一席茶像是一門生活禪,茶湯落喉,有種從容大肚的淡雅,滿是風生水起的自然悸動。
走進後院,轉角遇見動人風景。
老房子也暗藏玄機,穿過聲音清脆的竹門簾,後院別有洞天,友人送的破石板鋪成曲折小徑,矮房頂疊架出觀景台,放眼是小街、稻田、山巒,「五十而知天命,不會賺錢,我就好好過日子吧!」他淡淡說,野茶有滋有味,正來自於這美好的日常吧!
後院的景觀台放眼是靜謐的山城風光。

石店子之冶・茶四九

  • 地址:新竹縣關西鎮中正路49號
  • 電話:0928-870-971
  • 營業時間:不定,請事先電洽。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