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店漲價他不跟 奠定「大甲三寶」地位會員專區人物早年因媽祖開示,裕珍馨才得以成立,至今生意興隆,董事長陳裕賢感念,有空就會去拜媽祖。文 游筱燕攝影王均峰主播智偉發布時間 2017.08.04 11:35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25 臺北時間台灣老店老店名產鎮瀾宮大甲裕珍馨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奶油的成本,比豬油貴超過8倍,陳裕賢說:「算下來,要比1斤賣40元的豬油酥餅,貴上逾20元才夠本,但是最終售價僅50元,等於賣1個就虧1個,除非遇上國際奶油價格下跌,才能稍稍喘口氣,但我爸爸說沒有關係,少賺一點,用豬油酥餅去貼奶油的錢就好。」裕珍馨第2代掌門人,圖右至左依序為陳裕賢、陳裕民、陳裕濱3兄弟,3人各有所長,分工合作。(裕珍馨提供)。不甘心的陳裕賢,絞盡腦汁想改用「便宜的油」來降低成本,「我發現用乳瑪琳來做餅,雖然香氣不太對,但比較接近,卻被我爸臭罵一頓:『你跟人家說奶油就奶油,你不能用替代品!』」裕珍馨奶油酥餅與媽祖、帽蓆並列為大甲三寶,圖為最初奶油酥餅的包裝袋。 (裕珍馨提供)。1988年鎮瀾宮建醮(祈求平安而舉行的祭典),規模是60年來最大的一次,「附近餅店師傅來跟我說,他們擬趁建醮把一斤賣40元的豬油酥餅,抬高價錢到80元,我聽到好開心,想到終於有機會可以弭平奶油酥餅的帳面虧損。」結果又換來陳基振一頓罵,陳基振說:「過去你阿公在經銷日本三井肥料,日本人做生意精神:絕不會在農忙前漲價,要起價也要先預告,你這樣是生意人嗎?」因為堅持不漲價,建醮那段時間店裡面客人絡繹不絕,每天加班做餅都來不及賣,只好限制一人只能買2斤,客人罵聲不斷。陳裕賢說:「我看到我爸被客人罵很囂張,不給多買,心裡笑我爸,誰叫他不聽我的!」卻沒想到裕珍馨因為價格公道,透過此次建醮名氣大響,「也是從那時開始,裕珍馨奶油酥餅就與媽祖、帽蓆並列為大甲三寶。」從裕珍馨開始的奶油酥餅,其後也出現不少模仿者。90年代,陳基振已經較少在內場做餅,除了顧店,也到處尋覓適合擴張的店面。1990年,裕珍馨再次擴店,買下光明舊店,做餅師傅從原來的6、7位,增加至17位,產量從一日700斤,躍升至2000斤,正式進入企業化經營時代,「由於廠房是當時台中縣第一家裝冷氣的廠房,還被獲選為烘焙示範店,弟弟、妹妹也都被父母叫回家幫忙。」紫玉酥,使用天然奶油,搭配裕珍馨拿手的油皮技術,讓烤出來的成品外皮層次分明,內餡因有麻糬Q彈不已(235元/6入)。【裕珍馨專訪】這家老店 讓日本人特地飛來台談研發合作這家店好威!媽祖6聖筊指示開店 年年收上億元飄香50年老店差點倒閉 因為這個活了下來?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