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麗萍番外篇】航海的藝術會員專區人物回到睽違3年多的海上,葉麗萍(右)說她今年去考了德國駕駛證,難的不是航海,而是德文。她記得主考官說後退,心想後退出海可是高難度技術,一般考生會嗎?結果主考官的意思是:稍微後退再前進。文 陳又津攝影林俊耀影音陳岳威主播智偉發布時間 2017.09.12 19:01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25 臺北時間航道葉麗萍帆船小獵犬號航海鏡相人間遊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浪要來了!」鄰近船隻通過,小獵犬號船長盛新提醒,我們腳下的船浮浮沉沉;大船進港時,我們的帆船也要迴旋一圈,避開動力船引擎造成的強大浪潮,我們這才知道何謂「隨波逐流」。 帆船主要靠風力航行,油資耗費較少。關掉引擎時,格外能享受海上寧靜的氣氛。「麗萍因為先生憂鬱症而航海,我跟船長也都在人生低潮時接觸帆船。」同行帆友分享,在海上遇到遊艇、漁船、輪船都不可輕忽,即使是停泊在港灣的帆船,前陣子颱風造成兩艘船碰撞,主桅杆斷了就要100萬元。在海上,看到船怎麼辦?絕對不是揮手打招呼。遠方船上的觀光客熱情揮手,船上的我們開心回應,葉麗萍卻繃緊神經,說她最怕在港口遇到其他船隻,大船不易轉向,容易發生船禍,過去有船友邀約共同航行,她也怕船隻碰撞。她說:「我們天黑之後寧願在海上拋錨,也不勉強進港,因為我們看過新船晚上出海,船撞上礁岩就沉了。」幾百萬財產就這樣沒了。遇到船要避開,正確的作法是:「帆船速度一定比別的船慢,所以對準要閃過的船隻,就能從它後面過去。」船長說明。只是我們這群新手,因為緊張而把舵轉過頭,只求跟對方離得遠遠的,結果偏離航道。「想睡覺就是一種暈船。」葉麗萍說,江悅彤從小在海上長大,但是一樣會暈船。女兒剛上船沒多久,就躺下來睡覺了。大部分船主其實沒時間航海,一年平均出海1、2次。江浩哲和葉麗萍駕船環遊世界8年,起因是江浩哲有航海夢,但葉麗萍盤算的是經濟,「我們吃在船上,睡在船上,不用旅館費,交通費也省了,比在陸地旅行便宜很多,只要花修船費,一個月大概新台幣3萬元。」「我只工作了12年,就實現航海環遊世界這件事。」葉麗萍從來不說她從台大財金系畢業後,若去銀行工作,退休後擁有多少資產,她有另外一套公式:「我去航海10個月,回來可以講5年,一般生活可能只能分享10分鐘。」趁著還能走,孩子能自己教,葉麗萍評估,環遊世界的預算並非遙不可及,她量入為出買400萬元的二手帆船,然後一面航行,一面維修。後來發現許多船友有更好更新的帆船,但是船永遠修不完,無法盡如人意,等她們一家人都環遊世界回來了,賣船換房子,上岸回到德國居住,那些人竟還在原本的港灣。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