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色小鴨】嬰兒洗澡盆差價大 模具原料是關鍵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東凌集團的奶嘴使用食用級矽膠,用久了會變硬、沾黏,附上通恐棒。
東凌集團的奶嘴使用食用級矽膠,用久了會變硬、沾黏,附上通恐棒。
少子化時代,每個孩子都是爸媽心中的寶,舉凡穿的、用的都不惜一擲千金。雖說一分錢一分貨,但仍有不少爸媽好奇嬰幼用品價格落差這麼大,有請達人東凌集團總經理許復進來解答,原來細節就藏在原料、品檢與模具3大細節裡。
「買嬰兒用品千萬不要過度執著於比價,一分錢一分貨,有些細節是消費者沒辦法用肉眼去區分的!」為了證明自己所言不假,許復進拿出自家的寶寶洗澡浴盆,一邊解釋:「PP(聚乙烯)塑料的特性是有韌性,衰不壞,可以拿來做小東西,但像這麼大的浴盆,裝水後要有極大耐衝擊力,所以我們必須用耐衝擊強度高的PP原料,價格比普通PP貴上50%。」
原料本身單價就高,再加上體積龐大,產品價格自然不可能便宜。少數同業為節省成本,使用回收料,否則就是未考慮耐重力厚度,許復進說:「你想想看,萬一洗澡盆無法承受水壓重力,從底部破落割到小Baby,這個風險誰負擔得起?」
多功能奶瓶與學習杯是東凌的招牌產品。
除了原料外,模具也是關鍵,一般廠商可能花20萬元人民幣就能開個洗澡盆模具,但龜毛如許復進,光是模具價格就是別人的4倍。他解釋:「我用的鋼材等級完全不同,鋼材模具用得好,之後實際生產塑膠射出,浴盆才不會有毛邊。」否則人體皮膚泡在水中是最脆弱的狀態,一不小心就會割傷媽媽的手。
為營造品牌價值,許復進任何一個細節都不敢輕忽,他嘆口氣說:「這也是做品牌最辛苦的點,不是所有消費者都願意聽你說。」目前集團主力可分為3大塊,用品類、外出服與棉品各占營收3成,剩下一成為木床家具與消毒鍋等電氣產品。
針對初學吃副食品的寶寶量身打造副食品咬咬棒。
隨著嬰幼用品的相關法規越來越嚴格,也逐年墊高企業經營成本,許復進表示,產品從原料端就必須先送驗,「我們有幾千件商品,檢驗一個產品就要5、6萬元台幣,做好產品後,成品也必須再送驗一次。」以一季約有200款外出服為例,光是送驗費用就高達2,000萬元,「為何要跟品牌商買的原因就在這裡!」
許復進表示,這些送驗費都是成本,地下工廠根本不可能負擔這樣檢驗費,「但想到那可能是接觸 Baby 皮膚的第一件衣服,爸媽是要安全還是省錢?真的不能不小心。」更遑論棉織品的克重、充填棉品質,保溫棉與雜棉成本截然不同。
東凌集團2016年商品占比表。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