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玩巷子】這條小街打開洋化大門會員專區美食旅遊老城區的生活感依舊,用腳步丈量,最能感受澳門的舊日美好。文 牟迎馨攝影李明宜主播智偉發布時間 2017.11.01 18:00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25 臺北時間澳門葡式料理旅遊美食葡萄牙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澳門的街名很會說故事,關前街,字裡行間滲出身世。17世紀,清朝在這兒設立「關部行台」,打開洋人進入中國的關埠,碎石子路鋪滿舊城生活感,近年來,老海關不斷淘洗出新意,一票年輕人走進老房子,注入時髦養份。關前街保有不少老行業,小街很有味道。走進關前街區,小街窄巷迂迴,有如血脈般交錯,流淌著美好的舊日時光。「當年這裡是澳門唯一的港口,澳門最古老的3條商業街道,包括關前街、草堆街、營地大街都在這一帶。」打小住在舊城的Tif提起往事,「這裡的居民依然過著老派生活。」「文藝門A Porta Da Arte」守住打鐵鋪的老靈魂。Tif就在舊城工作,擔任「55號一人有限公司」的市場策劃經理,推動關前街老屋活化,幕後老闆買下10多間老房子,在街巷內打造裝置藝術,鼓勵有想法的創業者入主老街,甚至免費提供空間給藝文工作者,好比今年10月才開張的「文藝門A Porta Da Arte」,找來在地藝術家百強進行新空間實驗。1樓咖啡館由在地品牌TRIANGLE進駐。跨過生鐵大門,恍若闖進前衛的老時空。「這屋子前身是打鐵鋪,有60多年歷史,百強把新舊時空交錯在空間當中。」Tif滔滔不絕介紹,他口中的百強是中葡混血的藝術工作者,邀請在地咖啡師、珠寶設計師一起進駐,3層樓的老宅有如跨界創作。慢悠泡在咖啡館,玩味青磚老牆搭配紅磚吧台,細品甘醇的手沖咖啡,屋子裡漫溢中西交融的滋味。葡萄牙主廚Pedro從餐館轉戰餐車,堅持傳統味道。過去,關前街穿梭洋人身影,如今,老街依然上演東西相遇的新時代故事。「這個街廓很有味道,讓我想起故鄉里斯本。」來自葡萄牙的Pedro露出陽光笑容,他為了愛情落腳澳門,開口閉口是甜美的中葡混血女兒,今年3月,生性浪漫的他把街頭餐車開進老屋。道地的葡式「豬扒包」很費工,豬肉要醃漬香料24小時,再花上1小時燉煮入味。(澳門幣38元/個,約NT$143)Pedro擁有20多年餐飲資歷,「葡萄牙街頭常可以看到這樣的餐車。」他給小店取了個直接的名字「Food Truck Company」。「葡萄牙的豬扒包和澳門很不一樣,我們把豬肉薄切、浸泡香料再燉煮,這裡用的卻是炸豬排。」他指出,「葡萄牙人還喜歡加點辣椒油。」他得意搬出自釀紅椒油,厚沉的玻璃瓶身寫著英文毒藥「POISON」,這是他說不出口的鄉愁。Pedro一邊搗蒜一邊說,葡萄牙人喜歡用大蒜提味。屋裡屋外風景也很有意思,前後門通向關前後街、關前正街,小街的距離正好是一間房子,Pedro別出心裁在地板畫上道路標誌,天花板塗滿斑馬線條,黑色餐車正對著一整面葡國風景,老街遇見小葡萄牙,譜出美好時光。捧場客不少是老外,食物和空間都賞味。文藝門A Porta Da Arte地址:澳門關前正街42號電話:+853-6523-1704營業時間:11:00~20:00Food Truck Company地址:澳門關前後街26號電話:+853-2821-0312營業時間:11:30~22:00 【旅遊快訊】獎hen大!來回機場接送+WiFi限時抽https://goo.gl/D6DSHu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