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觀股市】中資出海 台資警戒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蝦皮的大股東之一是中國企業騰訊,而台灣電商龍頭網路家庭及商店街面對蝦皮的攻城掠地,目前看來有些難以招架。
蝦皮的大股東之一是中國企業騰訊,而台灣電商龍頭網路家庭及商店街面對蝦皮的攻城掠地,目前看來有些難以招架。
雙11購物節在上週落幕,但是中國企業的海外併購潮似乎才剛要開始,特別是網路產業。騰訊宣布已從公開市場上買入Snapchat股權,與Facebook的對決可能會提前展開,而新聞聚合平台今日頭條更是宣布買下了獵豹移動旗下的News Republic、Musical.ly並參與Live.me的融資。
這些跟台灣有什麼關係?
蝦皮購物來台灣2年多,近期與台灣電商龍頭網路家庭及商店街之間,出現激烈的競爭,網路家庭集團以強化倉儲並推出免運費優惠來鞏固市場,卻也因此在第3季雙雙出現虧損。巧合的是,2、3年前當蝦皮進軍台灣時,正好是網路家庭與商店街股價的最高點,分別是537元與271.5元,而近期最低則是來到132元及53.5元。

經濟成長放緩 大舉進軍國際

蝦皮的母公司是新加坡的sea集團,而騰訊是占其35%股份的大股東。sea於10月正式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根據其上市資料來看,從2016年到2017年上半年,蝦皮的行銷費用高達新台幣68.4億元,這相當於商店街2016年營收的4倍以上。
蝦皮的崛起以及網路家庭所面對的挑戰,正是中國企業大舉出海後的結果。
對於中國企業,尤其是像BAT這類的網路巨頭來說,由於中國經濟成長已經放緩,因此在可預見的未來,他們將會遭遇到成長天花板。
而中國國內的競爭格局也已大致底定,雖然彼此間仍有競爭,但想要再進一步攻城掠地,所要付出的代價恐怕不小。而海外的競爭對手與競爭強度,相較於中國國內可能小上許多,因此在這個時候,巨頭們有志一同的將目標瞄準海外,甚至如今日頭條與獵豹移動更是攜手進軍海外市場。
對於台灣企業來說,尤其是內需導向的公司,雖然在台灣市場可能已經位居龍頭地位,但過去鮮少經歷國際市場上的激烈競爭,因此面對這些海外企業大舉進軍,過去看似堅固的護城河便顯得不堪一擊。
當中國企業開始出海,我們可能需要開始重新思考,台灣企業的競爭力是否足夠抵禦這些巨頭入侵呢?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