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講堂】低報酬年代 更要關注投資成本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指數化投資的低成本,在低期望報酬的年代下更顯優勢。(東方IC)
指數化投資的低成本,在低期望報酬的年代下更顯優勢。(東方IC)
指數化投資教父柏格(John C. Bogle)在2017年10月接受美國晨星訪談時,提到他目前對股市與債券報酬的合理預期。他表示,目前美國股市有2%的股息率,搭配上4%的盈餘成長,所以推估股市期望報酬有6%。
債券部分,柏格則是從當下殖利率進行推估,他指出,如果以50%美國公債搭配50%公司債,估計期望報酬有3%。若單純看公債部分,現階段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約2%。
換句話說,目前看來股市與公債市場的期望報酬都不高,分別只有6%跟2%。
股市與債券的期望報酬,可推導出不同股債比率資產配置的期望報酬。現在假設一位投資人利用低成本的指數化投資工具來參與市場,而股票與債券每年都只花費0.1%的成本,那麼股票與債券的期望報酬將分別是5.9%與1.9%。

指數化低成本 更顯優勢

若有另一位投資人利用高成本的基金來參與市場,倘股票型基金每年內扣費用2%,債券基金每年費用1%,他的股票與債券部位會分別剩下4%與1%的期望報酬。
選擇低成本指數化投資與高成本基金的各種不同股債比率投資組合的預期報酬如下表所示。這個表格可以告訴我們以下幾件事情。
第1,高成本投資人就算100%持有股票,預期報酬只有4%。但低成本投資人使用股債比60:40的投資組合,就可以達成4.3%的預期報酬,高過100%投資股票的高成本投資人的預期報酬。
第2,低成本投資人使用一個很保守的投資組合,如股債比10:90,就可以有2.3%的預期報酬,大於高成本投資人股債比40:60所能帶來的2.2%預期報酬。
從此可看出,低投資成本讓投資人可以用更低的風險追求到更高的報酬;相對來說,高投資成本會讓投資人冒更高的風險,卻只能換取到較低的報酬。顯見投資成本對資產配置投資組合的成果,有重大影響。
當預期報酬是10%時,2%的成本是2/10的費用。但當預期報酬只有6%時,2%的成本就會吃掉1/3的報酬了。在低期望報酬的年代,成本的影響更大。倘若在低預期報酬的時代,還不懂得投資成本的重要性,那實在很難稱得上是明智的投資人。

綠角小檔案

財經作家,著有《綠角的基金八堂課》、《綠角教你前進美國券商》等書。自2006年起在「綠角財經筆記」部落格記錄自己的投資心得與看法,是台灣低成本指數化投資的倡議者。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