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女白琴番外篇】通往黃泉路上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牽亡魂陣是台灣民間特有的喪禮習俗,劉家三代人都從事這行。
牽亡魂陣是台灣民間特有的喪禮習俗,劉家三代人都從事這行。
「牽亡魂陣就像是亡魂的GPS導航系統一樣,告訴亡魂死後的世界。」
這一日傍晚,我們隨劉君玲來到桃園觀音鄉間一處喪家,看他們如何佈陣。以魂轎為中心,劉君玲的哥哥劉文吉擔任師公,手持牛角、帝鐘等法器,腳打赤足,口唱念詞,替亡魂開路,奉請諸神菩薩前來護持亡靈一路順暢,並一一唱名陰間路關卡:行經奈何橋、過三十六路關、入五嶽、遊十殿,最後謝神送神,勸世行善,並請求亡靈庇佑子孫遺族平安發大財。
劉君玲則是擔任歌陣中的小旦,身穿舞衣,邊踏著舞步邊燒金紙,據說,這是用來分送給沿途守關口的牛頭馬面,以保順暢無阻。儀式高潮,3位小旦逐漸將椅子堆疊到近天花板高,輪番上陣,下腰咬錢(真正的紙鈔或銅板),兩旁坐著的家屬、老人家們高興地抬頭望,嘴裡發出「哇!」驚呼聲。
儀式高潮,3位小旦要爬到近天花板的高度,下腰咬錢。
如今台北城市中不容易見到這種傳統陣頭了。根據研究,牽亡魂陣由中國大陸沿海傳到台灣中南部,再加上民間信仰、歌仔戲的流行,而演變為現今樣貌。在台灣北部,由於多團同台較勁,逐漸演變出下腰、翻滾等特技段落,吸引人們掌聲與注意力。劉君玲12歲開始練特技,難度不輸馬戲團,早上5點半起床,先喝一杯醋,據說可以讓筋骨更軟,再拉筋練功。
我們看著她爬上椅子,有3公尺那麼高,站穩腳步,馬上後彎下腰,用嘴巴咬住一張百元鈔,再翻個跟斗,完美落地。
劉君玲後來告訴我們:「我最後唱歌送行的時候,其實眼淚都差點掉下來。」這種場面見多了,還哭得出來?「我哭點低,很容易感受到悲傷的情緒,看到別人哭,我鼻頭就會酸酸的。」
劉君玲從傳統殯葬牽亡魂陣、孝女白琴,逐漸轉型為現代化的襄儀。
前幾日,她為一位因酒駕肇事不幸身亡的男孩舉行告別式:「看到他爸媽哭得那麼傷心,我在旁邊看也跟著哭,他還那麼年輕,為什麼酒駕不重罰?」說得義憤填膺。
上個月,她義務免費為一位僅4歲大、被母親同居人持鐵棍虐打死,送醫時左腿已肉爛見骨的小女孩送行。因為有通靈人傳達,小女孩希望穿粉紅色、印有「愛探險Dora」卡通圖案的衣服,劉君玲特地跑了好幾間童裝店,才為女孩買到服裝,希望她一路好走。
為無數亡者送行,仍然善感,淚水豐沛,在通往黃泉路途上。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