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芷筠
資料顯示狀態
- 一次無限滾動應顯示 12 筆
- 目前取得的資料共 24 筆
- 目前顯示的資料共 12 筆
- 取得的資料不足以顯示,需另外發request
- 最終應顯示 12 筆
發request狀態
- 目前已發request 1 次
- 最終應發request 24 次
loading狀態
- 正在發request中:否
- 仍有資料未被取得,開啟無限滾動功能

時事
【緬泰強震直擊】緬甸災民還原強震驚悚瞬間 前進泰國直擊重災現場
2025.04.01 11:28
3月28日下午,緬甸發生芮氏規模8.2強烈地震,造成震央曼德勒周邊橋斷、路坍、房倒,死傷慘重,就連距離震央一千多公里的泰國曼谷,也發生興建中大樓瞬間倒塌的慘劇,震驚全球。強震後第一時間,本刊組成採訪團隊挺進災區,除了直擊曼谷現場混亂的救援過程,也透過通訊軟體,與劫後餘生的緬甸災民聯繫上,並取得災區影像,讓外界了解當地的需求。雖然緬甸及泰國政府都已婉拒台灣官方救援,但民間團體仍備妥物資,對災民伸出援手。

時事
【緬泰強震直擊1】審計大樓黃金救援72小時全紀錄 泰國百年最強震災釀慘劇
2025.04.01 11:28
台灣時間3月28日下午2點20分,位於中南半島的緬甸,發生芮氏規模8.2強震,震央曼德勒周邊房屋嚴重倒塌、橋梁斷裂,死傷慘重,就連距離震央一千多公里的泰國曼谷,也感受劇烈震動,興建中的審計署大樓短短幾秒就應聲倒塌,變成廢墟,畫面怵目驚心!

時事
【緬泰強震直擊2】躲屋內怕餘震、睡大街怕被搶 災民哀嘆緬甸震後亂象
2025.04.01 11:28
強震發生後,本刊隨即組成採訪團隊,當天晚間搭機飛往曼谷,同時申請緬甸簽證,並於隔天凌晨趕抵審計署塌樓現場採訪,直擊搜救過程,而災情最嚴重的緬甸因簽證尚未核發,記者透過管道聯繫上曼德勒的台商、災民,取得樓倒、橋斷、路坍等影像,並透過災民的描述,還原地震當下的恐怖及劫後餘生的複雜心境。

時事
【緬泰強震直擊3】板塊累積能量擠壓釀巨災 專家示警台灣應留意應力轉移
2025.04.01 11:28
此外,本刊也採訪到一組台灣的大學教授參訪團,團員徐先生表示,他們剛好在地震當天抵達曼谷,震後不久,泰國政府緊急宣布全國停班課,捷運也全面停駛,導致所有人車全擠在大馬路上,他們足足花了2小時,才從中國城走回飯店。徐先生認為,泰國政府沒有處理震災的經驗,決策非常倉促。日本遊客則淡定地表示,日本地震頻繁,早就習以為常,仍會照常去觀光。

人物
【緬甸強震】「如果再選一次,我不一定會來」──一位台人在泰國災後的自白
2025.03.30 22:06
綽號發哥、今年43歲的台灣人陳先生目睹了地震發生時的恐慌潮。他指著曼谷市中心阿索克(Asok)區天橋的一句標語「曼谷是宜居城市」,說:「泰國適合來旅遊、花錢,但不適合來投資買房和生活。」

人物
【緬甸強震】高樓搖晃後,台人在曼谷反思:泰國房子好輕、蜜月期好短
2025.03.29 22:42
今年39歲的台灣人陳欣宏曾在泰國華欣當華語教師,目前在朱拉隆功大學唸戲劇碩士,落地泰國生活已3年多。他家住曼谷市區高樓14樓,他回憶,昨(28日)地震時,他起先感到疑惑,以為是大樓在施工,看到頂樓游泳池的水面在搖晃,才知道是地震。「整棟大樓的人都跑到馬路上,我當時正要去學校,騎機車到學校才發現所有人都從建築物離開,大樓只出不進,持續到禮拜天(30日),回來的路上大塞車,因為地鐵全部停駛,從學校到家裡原本只要5分鐘的路程就塞了40分鐘,我還有朋友從市中心到郊區塞了6小時,昨天是蠻緊張的,沒遇過這麼大地震。」

人物
【緬甸強震】地震後,泰國房子還能買? 15年前來泰投資台人:看好未來
2025.03.29 22:21
近年移居泰國購置房產的台灣人不少,許多網路名人拍影片分享泰國購屋心得的影片,又吹起了一股對於泰國「慢生活」的嚮往。悠閒的生活步調、較低的生活成本和豐富的文化吸引了許多台灣人。特別是清邁,以其舒適的氣候和寧靜的環境,成為許多退休人士和數位遊牧者的首選。

人物
【鏡相人間】歡迎來到師父的聖地
2025.03.13 05:28
POP(Psychology of Potential的縮寫,中文為心理企業管理公司)涉詐欺罪、違反《心理師法》案,是近期心靈成長課程爭議、相關矚目案件中第一起詐欺罪起訴,具指標性。本刊獨家取得一份諮商心理師公會針對POP課程的專業鑑定調查報告書,結果認為:POP課程涉及心理諮商、心理治療等應具備心理師資格所得從事之專業業務,可造成學員的自主權、免受傷害權、隱私權及知後同意權等權益受損。雖然調查報告書的結論還有討論空間,但POP違反《心理師法》,證據愈來愈明確。

人物
【心靈成長課程5】他參加CEO老闆班 大老闆沉迷於「哇!有人愛我」
2025.03.13 05:28
POP(Psychology of Potential的縮寫,中文為心理企業管理公司)涉詐欺罪、違反《心理師法》案,是近期心靈成長課程爭議、相關矚目案件中第一起詐欺罪起訴,具指標性。本刊獨家取得一份諮商心理師公會針對POP課程的專業鑑定調查報告書,結果認為:POP課程涉及心理諮商、心理治療等應具備心理師資格所得從事之專業業務,可造成學員的自主權、免受傷害權、隱私權及知後同意權等權益受損。雖然調查報告書的結論還有討論空間,但POP違反《心理師法》,證據愈來愈明確。

時事
【心靈成長課程6】他砸5百萬上課 川普實境秀淪批鬥大會
2025.03.13 05:28
阿信(化名)是一名年度前十大、業績千萬的房屋仲介,2012年經朋友介紹上管理課程,他讚嘆POP的手法很厲害,以業績比賽讓學員互相競爭,利用人的從眾效應、團隊競賽和榮譽感,「老師會操作兩狗互咬,讓他們有競爭關係,你交15張報名表,我就交18張。有時遇到新加坡、馬來西亞同學,會有『台灣人不能輸』的感覺,一直衝報名表。」

時事
【心靈成長課程7】師父拍賣能量物品斂財 信徒驚覺被騙下場曝
2025.03.13 05:28
對於資深信徒而言,創辦人黃振輝、呂秀金是神般的存在,比起美國的生命泉源或恰克(知見心理學創始人),更變形貼近台灣本土的宗教觀。從初階課程開始,每堂課都有許多造神儀式,例如拍手、歡呼恭迎老師進場;到了心理四階,呂秀金會開始傳授「功法」,營造一種愈高階愈優秀的氛圍。多名學員轉述,呂自稱某次在溪邊樹下冥想時,被一片樹葉打到額頭,自此開光,老天告訴她一套功法。

時事
【心靈成長課程8】專業鑑定調查報告曝光 無照者把學員心靈榨乾
2025.03.13 05:28
我們獨家取得一份台北地檢署發函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由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針對POP課程內容所做的專業鑑定調查報告書,試圖釐清課程內容是否涉及心理師業務?是否需有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證照才能執行?有無涉及醫療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