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億元的投資規模,謝榮輝竟能如此冒險,讓人跌破眼鏡,但他本人卻老神在在地說:「你說粗線條我也很粗線條,但是那是我挑的戰略地點,我只要確認馬路旁邊有電,透過那條馬路可接亞洲公路,我不用管他的Location(位置)在哪裡。」除了戰略位置優,3廠周邊方圓數十公尺也是全泰國出產橡膠品質最佳的省。
【廢材變黃金番外篇】沒看地就砸30億投資 大膽董憑什麼?

看好塑合板商機,綠河斥資30億元在董里府設置第3條產線,打造亞洲最長熱壓機設備,預計明年第4季量產,年產值可達50萬立方米,「當地的競爭者都是2代、3代的事業,我們是一群台灣人10年空手來幹,然後做到現在泰國第2,3年後泰國第1,亞洲第1。」綠河董事長謝榮輝眼神熾熱地說著雄心壯志,但下一秒他卻語出驚人地說:「說真話,買的地我還沒去看過!」
謝榮輝買地超大膽,但談到設廠,他卻絲毫不敢掉以輕心,去年親自率隊赴歐洲,進行數十天設備考察之旅,「這是個精密、耐用且大量的設備,24小時天天在生產。」綠河團隊講求分工合作,謝榮輝把建廠任務交由總經理黃登士全權負責,「這麼浩大的工程誰能夠1個人做?黃總一定可以做好這件事情。」

綠河2015年返台掛牌,當時紅色供應鏈話題正夯,對此,謝榮輝:「那是台灣從電子業的角度,如果從我的角度看,那不是紅色供應鏈的問題,中國將是泰國的高級潛在大利多。」
事實上,謝榮輝之所以如此信誓旦旦,除了近年中國大陸推出住宅精裝修規定,預售屋得附帶櫥櫃等定製家具,導致塑合板需求大增,加上當地環保審查越趨嚴格,前年底淘汰960條塑合板產線,產量減少1630萬立方米,訂單紛紛轉向亞洲。

「一個先進的社會,不可能去砍他的樹來汙染環境、增加社會成本,他應該對外買,然後輸出附加價值高的產品,才是對的,這不是潛在大利多?」隨著環保議題逐漸發酵,在泰國被視為農作物的橡膠木,只要超過25年生產膠水年限,就可砍伐做為塑合板生產材料,謝榮輝笑說,早在10年前就和銷售長李木文嗅到產業商機。

近年塑合板市場需求大於供給,李木文開玩笑說只要長得像板子的都能賣,謝榮輝證實所言不假,「有材料的人真的是這樣在看,因為他一拿到板子馬上能賺錢(指加工作系統家具),誰掌握材料誰就是KING。」

熱衷於邏輯推導的謝榮輝也大膽預言,未來塑合板的新興將在印度,「印度比起中國,或許對塑合板的需求量不會跑得這麼快,但他們有十幾億人口,只要需求量加一點,泰國的產能可能就得加1倍。」位於董里府的3廠不遠處另有江東港運輸優勢,綠河也不排除與地方政府合作,共同經營管理江東港。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