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美術館】他在透天厝裝滿藝術創作 心甘情願被逐出家門會員專區美食旅遊屋子裡鋪天蓋地是畫作,「房子很貴,我不想浪費任何1吋空間。」畫家蔡政志說。文 牟迎馨攝影何宗昇主播智偉發布時間 2018.03.02 18:00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26 臺北時間蔡政志藝術美術館高雄繪畫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我很窮。」藝術家蔡政志的眼神卻散發熱切夢想,他硬著頭皮貸款買房,鋪天蓋地創作後,自己捲鋪蓋走路,把家留給藝術。「我只要口袋有錢可以買顏料就好了!」他臉上綻放知足的笑容。蔡政志花了20年時間,恣意在3棟透天厝內創作,屋子裡流動生命的軌跡。走進高雄楠梓的巷仔內,一整排連棟民宅中,「蔡政志美術館」很醒目,門面擠出不凡的藝術表情,對比草根味的鄰里,視覺上有種後現代衝突感。「這裡才是像台灣的美術館。」老外這麼稱許。「蔡政志美術館」躲在平凡的小巷透天厝。蔡政志是土生土長的下港囝仔,與生俱來的藝術細胞從來不安份。他就讀嘉義農專機械科,滿腦心思卻放在美術社團,抱著東京大學美術系畫冊臨摹,畢業後改行投身廣告設計,人生開始大轉彎。這一系列廟宇畫作由廟門外畫到主殿,有種獨特的視覺穿透感。29歲那年,蔡政志貸款買下第1間透天厝,因為沒錢裝潢,乾脆自己在屋子裡鋪天蓋地創作,他很清楚留白是一種藝術,不過,「房子很貴,每1吋空間都不能浪費。」他露出堅毅的憨笑,「從樓梯摔下來的次數多到數不清了!」天花板的牡丹花浮雕,加上花蕊般的投射燈,藝術空間很有看頭。蔡政志把減法思維套用在人生,為了省錢,他跑到溪邊撿石頭,敲成粉末,加上水膠或油性物質,自製顏料,動手刻木做調色盤,連畫布也自己做,到布行買布,再刷上膠。「沒有錢,你可以做到別人想不到的事情。」他聳聳肩自我解嘲,任性走出獨樹一格的藝術創作之路。地板上的荷塘鯉魚浮雕,叫人忍不住在池裡嬉遊。沒日沒夜完成創作,蔡政志滿心歡喜被藝術「趕出」家門,忍不住手癢,又咬著牙貸款買房創作,去年,第3棟透天厝驚豔亮相,「20年來,每天要是沒創作,好像沒吃飯一樣。」他形容自己的狂熱。走進廁所,大多數人是占著茅坑不拉屎。遊走美術館,我一雙眼沒停地打量三度空間,有如置身萬花筒。樓梯轉角浮現高雄甲圍的金燦稻海,大樹主幹還貼上樹皮;地板溢出荷花池墨色,鯉魚生動嬉游漣漪之間,踏上浮雕池面,彷彿感受到水波晃動。一幅幅創作掛滿天花板、牆面,地板、樓梯、玻璃窗,廁所也沒放過,繪畫、浮雕、拼貼、裝置藝術佔滿屋子各個角落,連投射燈也折曲有如藝術作品。蔡政志認為,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有藝術細胞。一般美術館擔心參觀者觸摸藝術作品,這裡卻任人踩在腳底下不心疼嗎?我好奇問。「藝術是生活的話,就沒有分別了。」蔡政志抱著推動美學教育的初衷分享創作,「每個人都具有美的種子,只是啟發的時間先後而已。」蔡政志和另一伴沈敏莉攜手投身藝術教育領域。「我們很嚮往鄉村生活,本來想買塊地,現在只好畫在屋子裡了。」擔任繪畫老師的老婆沈敏莉用恬淡口吻說,夫妻倆一路走來,相知相挺。美術館也是畫室,有不同課程。為了清償貸款,這對夫妻樂天知命開畫室授課,「還有香港遊客跑來跟我學畫。」蔡政志透露現在貸款壓力比以前大,不過在外界認同和支持下,心理壓力反而小,「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他在門板刻鏤的心內話,一字一句打入心坎。蔡政志美術館地址:高雄市楠梓區後昌路853巷3號電話:07-364-0303臉書:搜尋「蔡政志美術館」開放時間:每月於臉書公布開放日期,採預約參觀。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