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的製粿香氣 全靠娘子軍傳承會員專區財經理財簡柯秀英(右起)與四女兒簡滿足、三女兒簡美月,和孫女楊珺涵(左起)、簡美玉,傳承丈夫簡阿萬留下的古早味。文 邱莞仁攝影陳俊銘影音梁莉苓主播智偉發布時間 2018.03.08 11:00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26 臺北時間草仔粿萬星粿店台灣老店市場迪化街年糕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萬星粿店創辦人簡阿萬,來自台北早年米食重鎮的迪化街四崁仔,年紀輕輕便習得製粿技術,婚後他在太太簡柯秀英的協助下,從推著手推車沿街叫賣的小攤販,成了三重、蘆洲一帶最大的製粿批發商,倆人育有的4個女兒則是家裡最好的幫手。17年前,一身技術的簡阿萬因車禍驟然離世,不忍父親的手藝失傳,簡阿萬的四女兒簡滿足和先生楊鬆桂決定接下炊粿擔子,二女兒簡美玉、三女簡美月則在外場負責銷售。每到大型的民俗節慶,萬星家的親朋好友總會從全台四面八方前來幫忙,一家人延續的不只是台灣古早的製粿香氣,還有家族對父親的緊密思念。簡阿萬(右)與簡柯秀英(左)婚後,從推著手推車沿街叫賣的小攤販,成了三重、蘆洲一帶最大的製粿批發商。(萬星粿店提供)清晨5點多,三重中央市場早已人聲鼎沸,頂著不到10度的低溫,萬星粿店的二女兒簡美玉,陸續將早上蒸好的年糕、紅龜粿、草仔粿擺上攤位。自嘲是急性子的簡美玉,一面招呼客人,一面要助手們趕緊再把產品送來。萬星的淡旺季,隨著民俗節慶變化,她說,像除夕的前一天,「凌晨4點就有人來等,真的,我還沒有來,客人已經在外面等我。」做粿最難就在蒸這一關…要記的東西多到比貓毛還多,又不能不小心,不然粿會生氣,20幾顆全部給你黏在一起。萬星的生產工廠在市場內距店面不到2百公尺處,走進工廠,幾座半個人高的蒸籠火力全開,負責生產的四女兒夫妻簡滿足、楊松桂,身影幾乎要被蒸籠的霧氣遮蔽。萬星粿店在三重中央市場內開業60多年,草仔粿是店內的招牌點心。(20元/顆)眼睛來回掃射著蒸籠,楊松桂不時在牆上記錄炊粿時間,他說:「做粿最難就在蒸這一關,就算你做了30年都一樣,要記的東西多到比貓毛還多,又不能不小心,不然粿會生氣,20幾顆全部給你黏在一起。」60多年前,萬星粿店的創辦人簡阿萬在中央市場內擺攤,直到2001年,他因車禍驟逝,家業才由女兒們接手。每年農曆過年的前半個月,就是萬星全家總動員的時刻,親友從四面八方來幫忙,除了勞力的付出,更是家族情感最緊密的時刻。【萬星粿店專訪二】【萬星粿店專訪三】【萬星粿店專訪四】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