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一大清早,風趣倜儻、喜歡拍照的嚮導Pat朝著我走過來,興奮地盯著我的單眼相機東瞧西看,他說他很喜歡拍照,還滑著手機跟我分享他曾經在部落拍下的影像,讓我對接下來要去的部落滿心期待。
到清邁山區體驗克倫族一日少數民族生活

這是連手機都收不到訊號的地方,讓我差點以為自己又坐船出海去了。這裡是泰國北部克倫族人的部落。
一輛輛四輪傳動車已停靠在民宿旁,我跟另一個人身手矯健的伙伴俐落的鑽進後坐,才剛坐穩車子就上路了。天空下著細雨,這陣子是清邁的雨季,濕漉漉的空氣與泥土,清邁的夏天雖然不算涼爽宜人,但也不太炎熱。







我們沿著市區,穿越古城與樓房,窗外的景色漸漸變換,從人煙稀少的郊區邁入蜿蜒的山路,整條車道上,只剩我們幾輛車在奔馳,眼前的風景時而森林,時而梯田,咖啡色的水田等待著插入秧苗,偶爾還能瞥見少數民族的農村。
清邁北邊的山區,是赫蒙族(Hmong)和克倫族(Karen)的聚落,隨著我們越往山裡頭開,當地農村的樣貌更加原始,手機訊號也越來越微弱,電話、報紙、電視在那邊都是稀有品;對我來說,這裡不是世外桃源,卻是貨真價實的與世隔絕。
車程大約過了40分鐘後,我們駛離柏油路,開始發揮四輪傳動車在泥土路面上的抓地力,顛坡的路程讓我必須全程緊握扶手,否則無法讓我的屁股好好貼在座位上,折騰差不多1小時,我們終於停在一戶人家門口,這裡是克倫族的部落。
頭帶披巾的婆婆坐在家門口前,望著我們這群外國臉孔,羞澀地點頭微笑。高腳屋下方養著山豬與雞鴨,土狗一看到我們這些陌生人,毫無懼色,反而大辣辣的坦胸露背,在地上打滾撒嬌。
當地人習慣居住高腳屋,建造這種房子完全不用一釘一鉚,屋頂以茅草葉編成,牆壁與支架是木頭與竹子的組合,能快速拆裝。高腳屋是源於泰國自古以來深受水患影響,於是前人想出高腳屋的居住方式,不只雨季來臨時能抵擋淹水,乾季時也能在下方飼養家畜,若需要搬遷,也能輕易逐水路運送。
帶我們進入村莊的Pat也是泰北當地的少數民族,他開玩笑說,因為自己會講英文、泰文,還能說上少數民族的語言,所以比其他同胞有更好的機會,但他希望能夠透過觀光體驗,幫助他的同胞有更好的發展,能脫離貧窮。






Pat給遊客的體驗非常寫實,我們跟著當地人學習使用穀物盤,均勻有序的灑下飼料餵養家畜,也能捲起褲管,踩進田裡彎著腰來插秧。最有趣的是爬上高腳屋,席地坐在他們手工編織的布毯上,村裡的男人端著一盤盤樸素盛盤的煎蛋、雞肉與豆子等菜餚。
對於我們來說,這可能是我吃過最簡單不過,甚至最原始的一頓飯,卻讓我印象深刻,或許對村民而言,這是他們用來招待客人,能夠端出來最美味和豐盛的宴席。這讓想起Pat手機裡的照片,影像裡的人物之所以迷人,那是因為他們的表情與眼神,還保有會讓人感動的純真。








高山民族生活體驗(Visit Authentic Hill Tribe Villages)
- 網站:http://www.airbnb.com.sg/experiences/248011
- 行程:3,027元/人,約8.5小時,包含交通接送。午餐另計,150泰銖/人(約NT$147)。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