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險投資術】貿易戰打不停 專家警告這些區域先不要碰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美國總統川普對土耳其祭出嚴厲制裁,導致當地貨幣大貶,引發新興國家通膨升溫。(東方IC)
美國總統川普對土耳其祭出嚴厲制裁,導致當地貨幣大貶,引發新興國家通膨升溫。(東方IC)
美國總統川普對土耳其祭出嚴厲制裁,導致里拉出現爆貶,也造成該國發生嚴重通膨,引發國際資金大舉撤離新興市場。不僅新興市場灰頭土臉,就連歐股也受到里拉貶值波及,出現大幅度修正。專家建議,土耳其通膨增溫將使部分體質脆弱的新興國家也引發通膨,短期投資上應要避開。
鉅亨網基金平台策略長張榮仁表示,美國加重經濟制裁手段,幾個重要的新興市場,如中國、俄羅斯已出現比較大的賣壓,加上匯率波動大,引發部分體質相對脆弱的新興國家發生通膨,包括委內瑞拉、阿根廷及南非等,「這些區域短時間內最好不要碰,如果手中已有部位,則建議降低持有水位。」
在釐清哪些區域能不能碰以後,接下來要思考的是,如何做好避險組合。「短線來看,應降低新興市場的曝險部位,如股票;增加防禦性資產,如債券。」張榮仁表示,調整比重端看每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理論上越不能承受風險的投資人,債券比重要增加越多。而一般來說,曝險部位建議降5%至10%。
至於短線時間的參考點,為美國11月期中大選,「大選結束前,短期資金都不宜隨意買進風險資產,且要持續抱有防禦性資產。」張榮仁補充。
那麼,投資人該如何挑出好的防禦性資產?張榮仁認為,首選有2類:一為投資等級債券;二為全球高股息基金。
投資等級債在股市出現大跌或市場恐慌時,表現相對穩定,甚至可能出現上漲情形。以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來看,美股整體下跌近40%,新興市場股市更是大跌逾50%,然而,最高評等的長天期美國公債卻逆勢上漲24%,其次為短天期美國公債上漲近9%。顯而易見,在全球股市崩跌時,債券具有高度防禦效果。
至於全球高股息基金,因為多以全球超大型股票為投資標的,波動相對低,且很大比重投資在美國公司,當資金從新興市場回流到美國時,這類美元資產具易漲難跌的特質,更重要的是,能參與美國企業的獲利成長。
事實上,全球大震盪,壓抑各國股市表現,但觀察MSCI主要區域指數,今年MSCI美國與MSCI世界指數仍維持正報酬。摩根環球股息基金產品經理張瑜倫指出,最新一期美歐財報優於預期比率令市場驚豔,帶動市場持續上修全球企業獲利預估值,不過,未來市場仍有不少風險,包括美國傳出將對俄國祭出新一波制裁,此時,高息股能透過息收提供較佳的下檔保護。
但對於長線投資人來說,部分新興區域反倒出現進場契機,可逢低加碼。例如東協5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泰國、菲律賓)經常帳餘額占GDP 比重多為正數,意味國家淨資產增加,且過去3年的外匯存底也持續成長,具備抵抗新興市場匯率震盪的良好體質。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