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最前線】美中大戰重挫新興市場 投資避險攻略報你知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市場普遍認為,川普直到今年11月美國期中選舉前,仍會維持強硬手段,繼續在市場拋出震撼彈。(東方IC)
市場普遍認為,川普直到今年11月美國期中選舉前,仍會維持強硬手段,繼續在市場拋出震撼彈。(東方IC)
新興市場最近頗悲情。8月初美國總統川普進一步對土耳其祭出經濟制裁,導致土耳其貨幣里拉在短短一週暴跌40%,也讓同屬新興市場的匯率出現大幅震盪;同一時間,美中貿易談判竟出現多空反覆情況,過程混亂,除中國股匯遭殃,更拖累全球股市表現。如今市場恐慌情緒不斷飆升,投資人究竟該如何調整投資組合?
美國加重經濟制裁,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加劇,適度增加避險資產比重,能有效對抗市場風險。
8月中,土耳其伊斯坦堡的街道上,聚集大批的觀光客,當地的精品店,尤其是像LV、GUCCI、香奈兒等這類名牌大廠,總是站滿大批排隊的外國遊客,即便得排上超過30分鐘的時間,大家也甘願等待,以便入內掃貨。這等光景,與近期土耳其風暴,資金大舉外逃的金融市場景象大相逕庭。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原來都是土耳其貨幣里拉惹的禍。「那時土耳其團可是一位難求啊!本來和台灣販售的精品價格相比較,當地訂價已經比台灣便宜,再加上貨幣大貶值,到伊斯坦堡買精品,大約是台灣的65折。如果在台灣買一個要價5萬元的包,到土耳其買,可是現省近1萬8千元。」國內旅行社主管指出。
8月中,土耳其貨幣里拉崩跌,大批國外遊客至當地搶買精品。(東方IC)

嚴重通膨 資金撤離

8月初,美國總統川普對土耳其祭出嚴厲制裁,導致里拉出現暴貶,短短一週跌幅高達40%,而持續波動的里拉匯率,已造成該國發生嚴重通膨,CPI(消費者物價指數)甚至飆升至15.8%,引發國際資金大舉撤離新興市場。且不僅新興市場灰頭土臉,就連歐股也受到里拉貶值波及,出現大幅度修正,統計8月初至第3週止,土耳其股市跌幅逾5%、俄股大跌8.4%、德股也跌4.8%。
就在土耳其風暴越演越烈之際,美中貿易戰竟出現態度反覆的戲碼,美國於8月23日進一步對16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中方原先持強硬態度,宣布反制到底,但近期態度卻出現軟化,更傳出重啟談判的聲音,讓中、港、台股市大洗三溫暖。
伴隨市場恐慌情緒飆升,熱錢不斷從股市抽離,這其中新興市場首當其衝,依據研究機構EPFR統計,8月13日當週,外資大幅賣超亞股,除了印度,新興亞股全數收黑,當中又以台股被賣超金額居冠、達4.09億美元。
土耳其通膨率居高不下,使部分新興市場通膨率跟著上升。(東方IC)

降低曝險 調整比重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可以說是現今金融市場的寫照,特別是川普的態度難捉摸,市場風向隨時轉換,面對這樣趨勢不明的環境,投資人該如何調整資產組合並做好避險?
鉅亨網基金平台策略長張榮仁表示,美國加重經濟制裁手段,幾個重要的新興市場,如中國、俄羅斯已出現比較大的賣壓,加上匯率波動大,引發部分體質相對脆弱的新興國家發生通膨,包括委內瑞拉、阿根廷及南非等,「這些區域短時間內最好不要碰,如果手中已有部位,則建議降低持有水位。」
在釐清哪些區域碰不得後,接下來要思考的是,如何做好避險組合。「短線來看,應降低新興市場的曝險部位,如股票;增加防禦性資產,如債券。」張榮仁表示,調整比重端看每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理論上越不能承受風險的投資人,債券比重要增加越多。而一般來說,曝險部位建議降5%至10%。
至於短線時間的參考點,為美國11月期中大選,「大選結束前,短期資金都不宜隨意買進風險資產,且要持續抱有防禦性資產。」張榮仁補充。

美元資產 易漲難跌

那麼,投資人該如何挑好的防禦性資產?張榮仁認為首選有2類:一為投資等級債券;二為全球高股息基金。
投資等級債在股市出現大跌或市場恐慌時,表現相對穩定,甚至可能出現上漲情形。以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來看,美股整體下跌近40%,新興市場股市更是大跌逾50%,然而,長天期美國公債卻逆勢上漲24%,其次為短天期美國公債上漲近9%。
至於全球高股息基金,因為多以全球超大型股票為投資標的,波動相對低,且很大比重投資在美國公司,當資金從新興市場回流到美國時,這類美元資產具易漲難跌的特質,更重要的是,能參與美國企業的獲利成長。
事實上,全球大震盪,壓抑各國股市表現,但觀察MSCI主要區域指數,今年MSCI美國與MSCI世界指數仍維持正報酬。摩根環球股息基金產品經理張瑜倫指出,最新一期美歐財報優於預期比率令市場驚豔,帶動市場持續上修全球企業獲利預估值,不過,未來市場仍有不少風險,包括美國傳出將對俄國祭出新一波制裁,此時,高息股能透過息收提供較佳的下檔保護。
張瑜倫建議,挑選高息股除了看股息外,股息成長率與股息發放率也應納入考量,才能挖掘被低估的長線成長潛力股。
東協市場財務體質相對健康,市場動盪之下,長線投資人可逢低布局。

進場契機 逢低加碼

相對短線投資應降低新興市場股市部位,3年以上的長線布局,部分新興區域反倒出現進場契機,可逢低加碼。像是東協5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泰國、菲律賓)經常帳餘額占GDP比重多為正數,意味國家淨資產增加,且過去3年的外匯存底也持續成長,具備抵抗新興市場匯率震盪的良好體質。
根據鉅亨基金交易平台統計,從2008年至今,新興市場匯率曾出現3次大幅下跌8%的期間,投資人若定期定額投資3年,新興市場給的報酬率比全球股市更佳,而在新興國家中,東協國家平均上漲33%,表現最為突出。
那麼台灣投資人最關注的台股又該如何操作?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今年許多零件跟供應鏈,仍是供不應求,持續漲價缺貨,以上半年來說,像是八吋晶圓代工、MOSFET,以及被動元件與二極體持續醞釀漲價,「這告訴市場一個強烈訊息,終端需求仍不差,供需狀況沒有改變。」只是部分缺貨題材已反應在股價上。
儘管市場不乏好消息,但因為短線波動難料,所以資金控管為今年投資顯學,在美中貿易情況未明朗化前,建議投資人手上預留的現金比例,一定要比去年高。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