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師的燦爛晚霞之二】為學畫錯過姻緣 五十年來堅持手繪看板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走紅國內外後,顏振發近年畫了幾幅自畫像,這張是最近所畫。他所站後方即是全美戲院。
走紅國內外後,顏振發近年畫了幾幅自畫像,這張是最近所畫。他所站後方即是全美戲院。
那年紀應是情竇初開,有跟女孩子看電影嗎?他答:「我學畫畫很堅持,一定要學成,永不放棄。可是趴小姐我就…」趴小姐怎麼就不堅持下去?「有二、三個女孩子對我很好,可是我不會趴,沒有去追,看到女生會歹勢,而且沒有錢怎麼養人家。」他始終沒提起勇氣,只把心思用在習藝,就這樣一路蹉跎至今。他說,總覺得女生會看不起他沒錢。
習成後他跟著師父畫了15年,工資不高,一個月最多2萬多元。後來自己到其他戲院,收入才好些,最好時月入4、5萬元。

戲院老闆支持 勉強維生

他鮮少嗜好,只一度愛上養鴿、賽鴿,那是約莫30、40歲時,最多養到20幾隻鴿子,最佳紀錄是飛到全台南縣單關第一名。贏很多錢吧?他搖頭道,獎品僅一枚金戒指。
30年前養鴿認識至今的好友陳家展說,顏振發個性直接,「他不會難相處,是比較難融入團體,像我們賽鴿有各種團體,有些人講話他聽了覺得不合,他也不跟人吵,就當場默默走掉。」陳家展說,自己大概是顏振發唯一好友吧,「我們生氣時會罵來罵去,可是過幾天就好了。他其實很有愛心,看新聞看到可憐的、被家暴的,他會很難過。」
幼年貧苦,顏振發(右)幾乎沒有兒時照片,這張是18歲與友人至碧潭遊玩所攝。(顏振發提供)
畫畫是專注而孤獨的,顏振發不只沒趴到小姐,也始終不諳人際,他只是依舊每天一個人畫呀畫著。入行越久,職業特性烙得更深。
時代飛轉,捲起一些新行業,也碾過無數舊產業。慢慢地大家不上電影院了,慢慢地電腦輸出取代手繪看板,戲院一家家收攤,看板畫師一個個轉行,或失業,甚至有人成了街友。顏振發的收入也越來越少。
但如同習藝時那般固執,他也固執地從沒想過轉行:「我從來沒想過要放棄!」最糟時,他連房租都付不出。直到16、17年前,全美戲院找他畫看板,「剛開始還先跟戲院借錢,那時生活真的不好過。那個老闆人很好,完全沒有老闆架子。」
他遇上的,是與他同樣固執的全美戲院經理吳俊誠。戲院是日治時代老建築,戰後1950年「第一全成戲院」風光開幕,出生台南的名導李安,讀高中時就常至此看電影。後來吳俊誠的父親接手,改名全美戲院,但隨著電影業沒落,這些年戲院苦撐。此地屬精華地段又近十字路口,大可挪作他用,但吳家親戚說,吳俊誠就是堅持開戲院。對面的二層樓鐵皮屋也是吳家土地,吳俊誠全部提供顏振發畫畫、堆放上百幅看板,以經濟效益來看,實在不合成本。
一人堅持開戲院,一人堅持畫看板,二人一拍即合,這些年,全美戲院外牆始終掛著顏振發所繪的一幅幅看板。顏振發繼續默默地畫,身旁車水馬龍,路人經過卻頂多看上幾眼,他曾嘆,畫過的看板多到數不清,看板上有片名、導演、演員…他卻從未能在任何一幅看板寫下自己的名字。宛如隱形人般,他繼續埋頭畫呀畫,又過幾年,手繪電影看板在台灣幾乎消失。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