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工機師的心聲之四】罷工過程多次遇亂流 她成功凝聚內部向心力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理事長李信燕(圖)、常務理事陳蓓蓓、幹部史慶生帶領本次華航罷工行動。
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理事長李信燕(圖)、常務理事陳蓓蓓、幹部史慶生帶領本次華航罷工行動。
但台灣有自己的問題:「這幾年之間聽到心臟出問題的、體檢不過停飛的就20幾個人,暴斃的有3個,也有人忽然爆發猛爆性肝炎。我們不是怕累,而是14個小時的工作之後,怎麼能期待腦子能夠清晰做出正確判斷?平常也許專業訓練跟熟悉程度都足以應付,但當特殊狀況出現時,需要緊急判斷、處置,疲勞時反應效果當然就不好。」陳蓓蓓說。
若飛時早點調整,身體檢查更精密,徐盛芳或許就能回家了。
機師們發起疲勞的空中戰爭,過程宛如一趟充滿變數的飛行,中間多次遇到亂流,隨時可能失速失控,帶領大家穩住一切、平安落地的,是這次被譽為溫柔革命力量的理事長李信燕。她41歲,畢業於淡江航太系,曾在遠東航空擔任6年航務工程師,2007年進入長榮擔任機師,外表溫柔甜美,說起話來清晰毫不含糊:「我個性比較不服輸,可能跟高中時爸爸受傷有關,爸媽在中央市場批發海鮮,有天半夜他從貨車上跌下來,摔斷肋骨,凌晨4點坐計程車回來,把我叫醒去市場幫忙賣魚。那時候,我深深感覺女生一定要有撐起家庭經濟的能力,如果沒辦法預測突發狀況,家就垮了,那怎麼辦?我覺得女孩子一定要有謀生能力,不能跟社會脫節。」
李信燕(左)2007年進入長榮,成為當時少數的女性機師。(李信燕提供)
即使機師訓練過程辛苦,但她憑著不服輸精神一一克服,走著走著,就發現自己已經爬到山頂。2017年10月機師工會長榮分會成立,她隔年當上工會理事長,也是為了要讓會員人數較少的長榮機師更認同工會、幫會員處理問題,成功改善了長榮在颱風天強行降落的爭議。
在這次罷工過程中,她因為身為長榮機師,請了特休來帶領華航罷工,遭受不少質疑和攻擊,她坦言,真的想得不夠多,很多因素始料未及,但罷工讓內部會員的凝聚力變得非常高:「沒有想到資方會出那麼多招,一直一來一往,我可以想像會員的心一直搖擺,一下好像公司說得對,一下工會說得對。但這次罷工讓大家凝聚起來,晚上入夜後,松山機場停車場角落可以聚集2、30個人,大家煮火鍋、天南地北地聊,會員看到我就會給我雞精。」
理事長李信燕表示,華航總經理謝世謙的態度軟化,是協商過程中的熔點。
罷工落幕,她把大家帶出來,也終於回到工作崗位。這次罷工爭取到了改善疲勞航班,也讓人更認識機師所面臨的勞動處境。徐盛芳的二女兒徐瑨回憶起父親時說:「對爸爸的印象就是小時候他不常在家,他要出門時我跟姊姊抱著他的大腿,叫他快點回來,回來時搶著要跟他睡,他很難得回家。」如果飛時早一點進行調整,身體檢查更精密一點,說不定,徐盛芳就可以安全回家了。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