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曹憲章無所事事,整天在家裡冥想創業夢。「我住在頂樓,因為漏水導致房間的木皮裝潢滲水反黑。我就想,人都住在裡面了,木皮板送到現場要反覆噴漆7次,粉塵和油漆味會很重。有沒有可能在工廠內先油漆,再送到現場組裝?」
【裝潢工闖出25億四】中年轉行 裝潢工攜油漆工創造全球獨工法

儘管一開始不熟悉銀行的裝潢工程,但曹憲章從錯中學,陸續拿下台新、板信等民營銀行案,更因施作遠東銀行的裝潢工程,跨足遠企宴會廳、遠傳和愛買等商業案。但摸索裝潢做了數十年,曹憲章人到中年卻想轉行,研發工地用的五金配件和材料,2002年便退出員邦的經營權。

一個起心動念,讓曹憲章完全顛覆了既有的施工規則。曹憲章認為:「我有這樣子的需求,代表別人也有。我那時的感覺像是領悟到了。」
同年,他出資1千5百萬元,找來長期配合的油漆工班黃天化擔任副董事長,合夥集資2千7百萬元成立科定。黃天化國中畢業後就在家具廠當學徒,在業界被稱為油漆藝術家。「我講話比較直,副董的個性跟我完全互補,我們合作16年,從沒吵過架。」
曹憲章估算早年高檔的油漆一才(30乘30公分)要價80元,以通用規格的32才估算,一塊板子要賣2560元,價錢還不包括素材與木皮板。「在工廠大量生產塗好漆的木皮板,一片只賣2千元,業主還省下油漆費。」

打破業界遊戲規則的構想雖美,但創業頭2年,曹憲章吃足苦頭。起初他找上台中的機械廠幫忙設計,以瀑布為概念,將油漆原料安裝在輸送帶上方,待木皮板經過時,油漆可以傾瀉而下上色。可惜木皮板太輕,油漆下墜的重量又太重,上漆不只不均勻,板對板的角線也無法收邊。
「我原本設想,角線在現場請油漆師傅上色就好,結果我做塗裝板根本搶到油漆工的生意,人家故意亂漆。」曹憲章苦笑:「裝潢成果很糟,設計師看我的眼神就好像我是金光黨,打著產業革命的口號騙他。我那時真的很灰心,還想過不然就回去投靠哥哥。」
創業的頭二年賠了7百萬元,但曹憲章與黃天化到底是在裝潢界打滾10多年的老先覺。某日曹憲章靈機一動,在薄薄木皮的背後貼上化纖材料的底紙,增加木皮的重量幫助上漆,再裁切成合適的大小收邊。黃天化則改以印刷機為概念,利用滾筒均勻滾壓上漆,終於穩定製程,創造出如實木般的手感。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