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經過了30年,現在Lamigo說要出去、味全要回來,未來可能會有5隊的規模,但30年才增加1隊,這是不應該的。照理講,30年後應該要有10隊。」洪騰勝說。
【職棒之父創新局番外篇】中華職棒30年 洪騰勝:應有10隊規模

歷經職棒簽賭、球隊解散和聯盟分裂,中華職棒今年邁入第30年,但與此之際,戰績與票房表現不俗的Lamigo桃猿隊宣布有意轉售,身為聯盟創始球隊的味全龍則將重返職棒。回首中職發展,被譽為台灣職棒之父的兄弟大飯店董事長洪騰勝認為,中職至少應該有10隊的規模。
1979年,不曾跨足飯店服務業的他在台北開設兄弟大飯店,5年後,他以兄弟飯店為名,成立業餘乙組成棒隊,並在報紙上刊登廣告,喊出「3年建球場、5年組職棒」。為籌組球隊,洪騰勝寫信給全台百大企業主,又鎖定幾家重點企業親自簡報,最終說服統一、三商和味全點頭加入,中華職棒順利在1990年開打。

洪騰勝說,台灣早年沒有職業棒球,運動選手沒有出路,只能參加業餘球隊,但那時美國職棒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日本職棒60年、韓國也有10年了,「台灣的經濟比韓國更發達,我們卻還沒有職棒,所以當時我就覺得台灣一定要發展職業棒球。」
但台灣的市場養得起10支職業球隊?洪騰勝點點頭。他分析,過去兄弟大飯店經營球隊失敗的原因之一,是單一企業養球隊太吃力,「我們一年要花6千萬元養球隊,如果不是我們經營很多球迷,可能還要賠上億,若真的賠上億,那麼飯店跟球隊早就關掉了。」

在他看來,中小企業單憑一己之力經營球隊雖然困難,但台灣還有許多具有實力的大集團。「即便他們1年花1億也不會真的虧損,因為集團還有其他公司可以賺回來。」洪騰勝強調,「你花1億能宣傳公司、做公益、推廣運動,所以台灣不是不能做,台灣是可以做的,我們也有這麼大的市場,就是需要更多人來響應。」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