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不打算回台灣的。」曾在英國工作讀書15年,曾盛麟已經很習慣國外生活,若非父親6次要求他回台進葡萄王,曾盛麟應該還在英國工作。
【頭家的第一份工】不靠父光環 英國行銷博士寄90封履歷才找到工作

身為葡萄王第二代,董事長曾盛麟赴英讀書工作15年,沒讓任何人知道背景,求職時他寄了90封履歷才找到工作,只因他是外國人。
拿到博士學位後,他在英國不靠父親的人脈找工作,沒讓任何人知道他的身家背景,「我去台灣在英辦事處要了一份英國台商的資料,履歷一封封寄,大概寄了90幾封。」
為何都找台商公司?他實際地答:「因為台商機率比較大,你在那邊工作,公司要幫你申請工作證,但歐盟國家的人不用工作證,申請工作證大概要2、3萬台幣,有的台商會習慣用台灣人。」
第一份工作他到精英電腦工作,學到待人處事的辦公室文化,也曾遇過勾心鬥角,「我都靠自己的實力,也會有人眼紅,跟我老闆講,有他就沒我。」有能力者終究留到了最後,他升到泛歐區行銷總監,直到大同入主精英,他選擇離職到英國Proxima採購顧問公司上班。

這次的職場全是外國人,全公司只有2個亞洲人,而台灣人只有他,主管要他向上管理,「我老闆打考績的時候告訴我,說我做得很好,唯一要扣分的,就是沒有把他管好。」他心中充滿疑問,「下屬如何管理老闆?他說他懂銷售,我懂行銷,不能他一說不好,我就打退堂鼓,要極力爭取。」
後來主管再忙,曾盛麟也抓著他審批公文,「他如果說沒空,以前我都會退出辦公室,現在會說不行,這是我今年的目標,我一定要跟你要到時間,你什麼時候可以。」不像台灣辦公室文化,通常不能越級報告,英國公司很鼓勵員工這麼做,「我主管說,門永遠是開著的,你隨時可以來找我。」
當時所學的管理方式能應用到葡萄王嗎?「有,所以我比較沒有架子,下面的人看到我不會敬畏、害怕,他們也敢跟我聊天,我覺得維持員工感情很重要,所以每年都有員工家庭日,我會跟員工一起玩遊戲。」歷經2份工作,思維中西合併,造就曾盛麟兼容並蓄,也勇於改變的決心。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