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動物園重新開幕 到河馬的快樂天堂聽故事會員專區美食旅遊每到餵食時間,河馬樂樂就會回到岸上吃飯(右圖);吃完午餐後,樂樂隨即潛入水池中(左圖)。 文 童心怡攝影鄭祺耀主播智偉發布時間 2020.01.26 07:03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33 臺北時間孟加拉虎大象新竹動物園新竹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如果說,帶小朋友到圓山兒童樂園裡看動物,是老台北人的共同記憶,那麼新竹公園 裡的動物園,絕對是老新竹人才懂的往日時光。歷經2年半的休園,有84年歷史的新竹動物園,在去年12月底,以「公園裡的動物園」以及「對動物友善的動物園」重新出發。 動物園保留從前的大鳥籠空間,讓小朋友可攀爬繩網,大人則能體會身處鳥籠內的感受。 對許多人而言,走進動物園未必是來看動物,而是一種懷舊或找尋過去足跡的巡禮,比如歷史建築「大象門」,是由日本設計師參考德國哈根貝克動物園大門所建造,為了找回當年最原始的藍綠色,沒想到竟脫下了整整13層油漆。 經歷13層脫漆,現在的大象門恢復了原本最真實的色調。動物園裡最多人圍觀的「河馬樂樂」,新家比從前大兩倍,園區內為兒童設置了超低矮的玻璃觀景窗,不論是樂樂吃飼料,從水裡走上岸的模樣,或 在沙坑裡做日光浴,小朋友不需要爸媽抱著,就能自己從這片僅有120公分高的玻璃窗直接觀察。 想要跟動物零距離接觸,猛獸區裡還有一條神祕的「雨林通道」,若運氣好遇到孟加拉虎雙胞胎「六福」與「來福」睡醒願意露臉溜躂散步,或許就能僅隔著一片玻璃與牠們近距離四目相對。 矮種馬擁有很高的負重能力,現在還能擔任視障者的導盲。我最喜歡的則是以曾經作為大象綾子居住空間改造成的「故事屋」,這裡會播放過去動物園的黑白歷史影片,還有包括河馬樂樂等動物的有趣知識,讓小朋友以寓教於樂的方式,學到許多顛覆想像的動物新知 。另一處曾經圈養過鳥類的大鳥籠,也保留原址改成攀爬網繩與沙坑,不只讓小朋友多一處玩耍空間,人類也能體會動物身處在籠內的感受。 大紅鶴打盹時習慣以單腳站立,把頭埋在羽翼下。若仔細一聽,還會發現動物園裡 播放著重新改編過的主題曲〈熟悉的家園〉,「小猴子他最喜歡爬上樹,大河馬最愛穿泥巴服,烏龜慢慢的走壓馬路,紅毛猩猩睡得好舒服」充滿童趣的歌詞,似乎也唱出每隻動物在新竹人回憶裡的分量。冬季午後,沐浴在和煦暖陽下,望著麗池、樹林與成群小鴨,我羨慕著新竹人隨時都能踏上這片都會公園。 新竹動物園地址:新竹市東區食品路66號開放時間:09:00~17:00,週一、除夕公休。電話:03-522-2194門票:全票50元、6~12歲優待票25元、6歲以下兒童免費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