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家的第一份工】天生業務員 19歲工讀就月賺4萬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張仕育大學時期半工半讀,靠著三寸不爛之舌推銷滅火器,成為頂尖銷售員。
張仕育大學時期半工半讀,靠著三寸不爛之舌推銷滅火器,成為頂尖銷售員。
1968年,張仕育的父親張鎬洺以3萬5千元於台中豐原成立高明機械(後改名為高明精機),身為獨子的張仕育在父親的要求下,從國中開始,每到寒暑假就被叫去學配電、鎖螺絲。父親看似早已安排接班之路,但大學時期,張仕育一度曾想創業獨立門戶。
「我認為不能什麼都靠家裡,所以我念大學的時候半工半讀,自己的脾氣跟個性也很硬,有點天真妄想,就想能不能自己創一番事業?」大學時代,張仕育在北部攻讀電機工程,課餘之暇,他跑到學校附近一家賣消防材料的公司打工,「我那時才19歲,賣的是高單價的化學滅火器,拿著公司幫我印的名片,就跑去新北的五股、三重一些摩托車店、修車廠推銷。」
張仕育每天下課後就背著一個小包包,裝著滅火器沿街推銷賺抽成佣金,靠著三寸不爛之舌,一個月月薪竟也高達4萬多元,「當時我還做到業績第一名。」張仕育說:「在那個年代,開玩笑,我出去都在當阿哥,因為我花的是自己辛苦賺到的錢,都是我在請同學吃飯。」
每年舉辦的台北工具機展,張仕育(前排左)都親上第一線坐鎮,前排右為總統蔡英文。(總統府提供)
但小小工讀生怎有本事變成頂級銷售員?「可能這是我的DNA,我對客戶的服務很好。」張仕育說,雖然當時候他只是個打工仔,但逢年過節,他都不忘送禮給客戶,「像中秋節到了,我們老闆大小眼,嫌有的客戶規模太小不想送禮,我自己還掏腰包買月餅送客戶。」
張仕育的業績強強滾,後來被老闆派去當工程工地、商場等大盤商推銷員,「有一次為了要做一個做工程廠商的生意,我假日常常跑去他們工地當免費的技術工。像星期六、星期天我就去幫忙接電路,因為我想跟這個老闆變麻吉(指好朋友),看他要裝消防警示燈還是搬東西,我都免費服務,他才會買我的產品。」
為了開拓市場,張仕育時常率員工出國參與工具機展會。(張仕育提供)
與工程包商越混越熟,對方不好意思讓他做白工,索性發給他鐘點費,而張仕育腦筋動得快,他觀察包商手上的小工程多,索性將自己忙不過來的工程業務發包給同班同學,有錢大家一起賺。
張仕育說:「我們就是去把螺絲鎖一鎖、電線牽一牽,內容很簡單,而且我也沒賺價差,廠商給我多少錢,我就給同學多少。一開始只是為了好玩,想不到越做越好,做到後來組成一個team,我本來想說乾脆開一家公司。」
不過,1999年大學畢業剛退伍的張仕育,還不及完成創業夢,就因父親張鎬洺過世意外回家接班。但也因為大學的歷練,現在率公司出去參加工具機展,他總把自己放在第一線打仗,張仕育笑說:「我給自己很大的要求,今天只要一出門,我不可能空手走,就是一定要拿回訂單。」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