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店戰疫番外篇1】他嘆高薪仍難育材,家長是主因會員專區人物有70年歷史的銀翼鮮少宣傳行銷,但疫情來襲前數十年來生意一直都很好。文 簡竹書攝影周永受影音鄒雯涵陳建彰發布時間 2020.05.06 15:35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34 臺北時間藍隆盛老店銀翼鏡相人間中餐廳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傳統中菜式微,70年老店「銀翼」是少數歷史悠久、生意也一直相當不錯的中餐廳。然而銀翼始終沒開分店,總經理藍隆盛說,因為技術的複製太困難,如今連想將銀翼那些極富特色也有歷史意義的川揚菜色傳承下去,都不容易。1983年,銀翼從火車站旁搬到金山南路現址,圖中為銀翼創始人之一、第一任總經理張瑞雲。現任總經理藍隆盛是第二任。(銀翼提供)「銀翼」的招牌菜包括鎮江肴肉、炒鱔魚、肴元寶、蔥開煨麵等,另外,紅椒肉絲炒干絲、風雞、砂鍋獅子頭等也十分受歡迎。為了維持品質,銀翼的廚師月薪有7、8萬元,比坊間一般餐廳廚師的4、5萬元高出不少。即使如此,81歲的藍隆盛說,廚師的培養越來越不容易,銀翼這樣的中式老店更是困難,他觀察,世代差異是主因,但他認為問題多半出在家長,印象最深的,是曾有一位餐飲科系學生來到銀翼實習,不久便向母親抱怨廚房辛苦又油膩,母親聽了心疼,「就把他送到澳洲,結果在澳洲半年就花了500萬,後來又回到我們這裡,因為他需要學分,但做一做又喊辛苦,媽媽最後說『你乾脆不要學分了,媽媽養你三代!』」銀翼培訓出的少數成功個案之一,反而是一個小混混,14歲國中沒畢業就刺龍刺鳳來到銀翼,「員工介紹的,就收了,但不看好,常常出問題。」某天,藍隆盛被這名死小孩氣到,撂下:「你是流氓,那就打架啊,我在後巷等你!」銀翼的廚師炒功了得,大火炒出的菜餚鑊氣十足。死小孩真的赴約,藍隆盛劈頭問:「你打架有沒有用過刀?」小孩說當然有。「刀是自己磨的嗎?」小孩愣了。藍隆盛開始嗆:「我們以前打架,刀都是自己磨的,用磨鋸子的銼刀,磨好藏在參考書裡。你還趕不上咧,去乖乖上班,不懂的問我,不能再亂搞。」死小孩自此乖乖工作,後來甚至重返校園,再回銀翼,至今三十多歲仍留在銀翼工作。原來,這位81歲的阿公級總經理當年考上第一志願台北工專前,就曾經鬼混過,但阿公只對我們淡淡道:「我是不良學生,沒有到流氓的階段啦,但就像頭頭,對這些事不陌生。」他的柔道學到初段等級,也學過其他功夫,打架不必他出馬,只需指揮。藍隆盛並非餐飲科班出身,他曾是礦場廠長,五十多歲被找來銀翼當副總經理,當時的總經理看上他的企管專長。那位總經理直到八十多歲仍1天照4餐喝酒,三餐外加下班後陪員工喝,仍身體勇健,喝到86歲那年,總經理腳踝扭傷,去看醫生,醫生勸他年紀大了別再這樣喝了,總經理只好戒酒。藍隆盛回憶:「結果戒酒第十天就中風,半年後過世,我就趕鴨子上架變成總經理。」他就這樣接班至今。人才面臨斷層,銀翼曾嘗試以基金會的方式培育人才,想傳承技術與文化,招募對象以弱勢學生為主,大學4年銀翼每月給26000元的正職薪資,還提供住宿,每學期另補助15000元學費,「我們會要求他每月存5000元,4年二十幾萬,目的是畢業後兩位學生就有四十幾萬,我們再投資一些資金,他們就能合開餐廳,等生意穩定,他們再把股權買回去,就獨立了。」怎知,僅兩年就宣告失敗,他嘆,老餐廳難留住年輕人,「他們寧可去時薪一百多塊的咖啡店、連鎖店,可能因為那裡的服務生是年輕美眉,我們這裡都是老阿嬤。」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