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會進入股市,盛鵬坦言純粹只是跟著「全民運動」,「我是1993年工作存到一些錢,聽到別人說股票很好賺,也想跟著試試看。」他說,當時完全是聽消息進場,買下早期相當熱門的塑化股與光碟股。「小試身手3年後就沒再碰股票,所有心力都拿來拚事業。」
【波段投資達人4】年成交量逾1億卻沒賺到半毛錢 他悟長波段操作才會贏

金融海嘯過後,股市正處低檔,盛鵬認為有機會賺到錢,便回歸股市,還自學技術分析,並在2013年辭去電子公司副理的工作,開始當個專職投資人。3年下來,盛鵬短進短出操作,持股不到1週,平均年成交量超過1億元,資產卻還是原地踏步,加上運用融資擴大槓桿,讓他每晚失眠、白髮狂冒。
真正認真投資得回溯到2009年,「金融海嘯後,股市正處低檔,我想有機會賺錢便開始投入,還自學技術分析。」搭配產業資訊,投資元太、中租、神隆都有不錯的獲利,「我覺得技術分析太好用,當時一心想靠它賺大錢。」
為了精進分析技巧,盛鵬自2012年開始拜師上課,隔年便辭去電子公司副理工作,當個全職奶爸與投資人,「主要是想多陪孩子,以前工作常忙到凌晨2、3點,長期盯著螢幕,現在老花眼才會這麼嚴重。」
當起專職投資人後,盛鵬短進短出持股通常不到1週,一次持股逾20檔。「2012至2014年間平均年成交量都超過1億元,但算一算3年下來沒賺到半毛錢,倒是被券商賺走大筆手續費。」他坦言,因為投資部位大又融資,長期飽受失眠之苦,「很怕一覺醒來美股大跌,被斷頭!」盛鵬指著兩鬢說,當時壓力大到白髮狂冒。
2013年6月盛鵬投資威剛,在主升段盤整時進場,「壞就壞在我使用融資,股票雖漲,但在回檔時我因無法承受損失持續被放大,只好認賠4成出場。」盛鵬了解到,擴大槓桿反而會打壞個人紀律,「當時平均成本60元,股價曾經一度跌到50元,若撐過回檔,有機會一路飆漲到90元,可惜我用錯方法了。」
3年專職操作卻是一場空,還要忍受每天提心吊膽的日子,2014年底盛鵬決定要好好沉澱,暫停交易3個月,並檢視過去的投資,反省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原來我每天只是為了蠅頭小利在忙進忙出,完全不了解自己所投資的個股。」重新出發後的盛鵬,2015年靠著投資半導體測試介面廠精測成功轉型,2年內大賺3波段,投資報酬率高達287%,獲利逾200萬元。他這才發現,原來贏的策略竟是與過去短線投資完全相反的長波段操作。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