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你聽過佛像雕刻師,但未必明白「粧佛」是什麼樣的工藝,文化部的解釋是「木雕與漆藝的結合」,其中一道「牽漆線」,如刺繡般將漆線絲絲勾勒,細絲堆疊之下,能瞧見匠師須具備的超高技術,也可說明這項技法的艱難與細緻。

今年32歲的粧佛師陳宗蔚,出師3年,氣質靦腆,講起粧佛技術神采飛揚,難掩青春氣息;落筆時那專注沉穩的神情,又讓人立刻信服其專業的工藝技法。由於外公是乩童,陳宗蔚從小經常在廟裡、佛具店玩耍,他笑稱:「小時候見到自己當作玩具的神像被供奉,會有崇拜景仰的感覺。」開啟他對神像的無限想像。

不到30歲,陳宗蔚便決心走這行,他向鹿港86歲雕刻師施致輝拜師4年期間,白天在車燈工廠上班,晚上向師傅習藝,回到家熬夜苦練,成就他穩紮穩打的技法。挑料、開斧、粗胚、細胚、磨砂紙、打土底、塗黏油、牽漆線、粉面、上金漆、安金箔、著色、彩繪、植鬚、入神、開光點眼,粧佛一共16道手續,沉著與耐心之下,造就了典雅細膩的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