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慈偉的細膩和真誠,話語間可窺一二,其餘的都入了菜餚,一嘗便知。前菜「雲吞」,透光纖薄的外皮,竟是醃漬白蘿蔔片,裡面的餡則用上自製的瑞可達(Ricotta)起司與港式鹹魚。組合微妙卻不違和,讓人口齒生津的鮮酸,不僅衝擊口腔也開了胃。
【請媽媽吃飯3】「樓上見」包藏中式驚喜 鮑魚飯想續碗、菠蘿包有巧思

看似小籠包的薄嫩外皮竟然是脆口酸香的白蘿蔔,軟嫩的烤牛排配上中式的豆豉卻能毫無違和感?過去主攻中菜的主廚蔡慈偉曾於「MUME」磨練,他融合過去經驗,在結合各式亞洲風味的「樓上見」,精準展現中體西用的風味,而非只是流於噱頭。

「鮑魚煲仔飯」一改使用長米的傳統做法,混合花蓮糙米與白米,口感多了厚度與層次;當中的雪菜改用A菜代替,搭配以清酒、昆布和白蘿蔔蒸至甜嫩的鮑魚入口,再添飯不過是必然。

每道菜看似飽藏創意,其實都是長久以來對食材作足功課的累積。例如「帶骨牛小排」用水豆豉佐搭烤至軟嫩的舒肥牛,把持著港式美味的記憶,熟悉中綻出一點驚喜。


副主廚劉懿梅肩負甜點的壓軸重責,菜單上的「菠蘿包」,令人大為驚豔。小巧的菠蘿泡芙,夾著淋上濃郁八珍甜醋的煙燻香草冰淇淋,作為收尾不只輕盈,甜醋中淡淡的陳皮香也精妙地讓人回味。

「酒擔當」林典政認為:「酒是很好的調味料,比起單純狂飲,更適合與餐搭配。」他也為母親節設計一款「柑橘氣泡酒」,主體為西班牙氣泡酒,再綴以洛神花,視覺上走輕熟女風格;經典款「金鑽潤喉糖」則用乾燥發酵技術,將金鑽鳳梨泡製龍舌蘭後澄清,又以枇杷膏入酒,帶出涼感而不失溫潤的尾韻。


蔡慈偉提到:「吃中菜最能體現團聚氛圍,然而現代家庭人數不多,想訂個桌菜團聚也受到不少限制。」因疫情而誕生的樓上見,走著西式餐酒館的風格,翻玩中菜的不同面貌,或許反而是契合現代,因時制宜的選擇。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樓上見
-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一段79號
- 電話:02-2100-1260
- 營業時間:18:00~23:00,週一公休。
- 刷卡:可。收1成服務費。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